时下,“茶旅融合”是一个流行度较高的词汇,似乎只要是产茶区,必讲“茶旅融合”。然而纵观各地“茶旅融合”的效果,又让人颇为生疑。一是模式上千篇一律,殊少爆眼球的新意,无非是“茶园游互动+茶文化演绎+茶产品销售”而已,而已,而已;二是茶之道终究属于“小众”,在大流通市场原本就供给充足直至过剩的情况下,虽
时下,“茶旅融合”是一个流行度较高的词汇,似乎只要是产茶区,必讲“茶旅融合”。
然而纵观各地“茶旅融合”的效果,又让人颇为生疑。一是模式上千篇一律,殊少爆眼球的新意,无非是“茶园游互动+茶文化演绎+茶产品销售”而已,而已,而已;二是茶之道终究属于“小众”,在大流通市场原本就供给充足直至过剩的情况下,虽说挂靠旅游会有些“增量”,但各地纷纷高调上马又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摊到每一家,还能有多大的嚼头?
当然,不否认也有极少数的传统大牌名茶,依托茶叶本身的IP强势,“茶旅融合”做得有滋有味。但明眼人都知道,占绝大多数的那些后进茶产区们,多半都玩了个寂寞,“一包子劲”泄下来,“茶旅融合”就退化为口号,喊喊就好,谁当真谁就“着相”了。
图与本文无关窃以为,要做好“茶旅融合”文章,实现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在先决条件上,至少要满足下列三个要素之一,甚至全部,才可能有所作为。
第一个要素是足够强势的茶IP。这中间,包含了茶品质和茶文化。也就是说,出色的茶品质和出位的茶文化,是做好“茶旅融合”的首要条件。
第二个要素是足够强势的旅游IP。这个“强势”要有多强势才算?可能……也许……怎么也得是个目的地级的一线旅游景区吧,5A已属勉强,4A则过于勉强,归根结底要看当不当红。
第三个要素是足够精致的谋划。什么是精致的谋划?人无我有的玩法、难以复制的爆点、攻心为上的宣推和周密精准的模式。换言之,就是要为目标客户量身定做新奇的玩法,为市场打造引爆眼球的话题,向消费者呈现从他们收益角度出发的宣推,为全部利益相关者设计能促成合力并实现多赢的权利分配模式。
倘若上说成立,那么以此反观当前各地的“茶旅融合”,大多数一样都不占,又怎么能够在原本就逼仄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呢?
我们也可以此来镜鉴湘西的“茶旅融合”。
大概在十多年前,湘西茶业以“古丈毛尖”为最,看到旅游产业的前景,有识之士已经萌生“茶旅融合”的想法,也做了一些实践。惜于“古丈毛尖”品牌不够强大,茶产地也没有目的地级的一线景区,更受限于当时的视野和商业意识,没有人能够做出惊天动地的精致谋划,本轮“茶旅融合”始终不温不火,未成大器。
随后,“保靖黄金茶”迅速崛起,基于黄金茶和吕洞山区的新一轮“茶旅融合”,得到了湘西各界足够的重视,开展了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尝试。几年过去了,二线茶IP、N线旅游IP和一般性谋划,终究没能一炮而红,未能真正呈现“茶旅融合”双火双爆的繁荣景象。究其原因,条件欠缺,成绩有限;非不力,实不能也。
然而付出总有回报,时间在无声中孕育变局。2021年6月,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晋级国家“5A”,湘西的“茶旅融合”,由此打开了一扇比过去宽得多的“窗口”。
十八洞的“精准扶贫首倡地”分量,矮寨大桥的国家地标分量,加上国家级“5A”的身份,在红色旅游浩荡而来的今天,加上就近凤凰古城的侧应,成为“一线旅游目的地”和“当红景区”只是时间问题。从目前形势看,将吕洞山区作为湘西首个“5A”景区的辐射区一并打造的湘西旅游新格局,应该不会出现意外。吕洞山区为黄金茶主产区,由此,“足够强势的IP”强势就位。
从茶IP角度看,经过近十年来的艰难经营,“黄金茶”目前已经逐步显现出领衔湖南茶品牌的趋势,进入“准一线”茶品牌的行列,“江湖地位”与当初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综上,黄金茶种植面积已近百万亩的湘西,获得了“茶旅融合”所需两种IP的加持,双要素齐备,高起点腾飞、高质量发展,终于有所凭依。
至于“茶旅融合”的“第三要素”,则需要湘西旅游界、茶业界、传播界以至跨界能人们来提供,尤其在全局顶层设计上,有所作为。我们需要清醒认知的是,“5A”新晋带来的“茶旅融合”大发展机遇,是一个“窗口期”,而“窗口期”只是一个时间区间,不是永恒存在。所以,对湘西“茶旅融合”而言,“第三要素”是否有人组织,组织的效率和水平,内容的创新性、操作性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力、吸引力,上升到“至关重要”的程度。
以黄金茶为基础的湘西“茶旅融合”,是在“5A”新晋带来的机遇中破局腾飞,还是在茫然四顾或无效内卷中坐失良机,虽非在此一役亦不远矣。
念及于此,我们仿佛能闻到扑面而来的“时不我待”的味道。
来源:团结报 记者 吴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