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到2025年既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期,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无论从外部环境来看,还是从内部环境来分析,中国的产业经济发展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全球制造业正进入新一轮变革浪潮,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
2021年到2025年既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期,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无论从外部环境来看,还是从内部环境来分析,中国的产业经济发展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进入新一轮变革浪潮,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工业领域融合渗透,工业互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等战略理念不断涌现。2020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推动新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动中国迈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发展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茶产业在“十四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转型都具有十分重要且典型的意义。
一、茶产业信息技术领域现状
“十三五”期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茶产业的发展应用,中国茶叶市场空间不断发展扩大,产量销量稳步上升。
在销售端,茶叶消费趋向多元化、高端化,在茶叶市场上不仅出现了热门的细分品类,还出现了一批优质区域品牌、渠道品牌、企业品牌。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进一步加速了信息技术在茶产业的渗透,“在线经济”“直播带货”带来茶产业销售方式的深度变革。
在生产端,信息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生产环节中的传统种植方式,茶叶行业在茶树育种、茶园管理、生产加工方面开始的信息技术应用尝试正为茶叶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变革;在销售端,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茶叶销售环节中的信息流、物流、支付流,茶叶消费结构的变化带动茶叶产业升级,电子商务成为茶叶零售主流渠道之一,茶叶企业加速O2O布局,线上下融合成趋势。
尽管“十三五”期间茶叶行业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现阶段茶业信息化水平仍较低,远未达到产业链的高度信息化。大多茶叶生产种植者尚未应用先进的生产种植工艺,导致生产端长期处于低标准、粗放式生产的状态,茶叶品质难以保持,茶叶安全难以保障;茶叶经营者对市场信息不能准确获取,不能形成精准的营销方案,实现产业消费的完全升级;茶叶专业人才对信息技术的理论及技术掌握不全面,导致行业整体竞争力不足;茶叶企业内部无法实现管理信息化,导致产业集中度不高,品牌效应较低。
二、茶产业信息技术升级的主要矛盾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茶叶行业的融合应用角度看,我国茶产业在信息技术领域基础较为薄弱,面临着巨大挑战。当前茶产业信息技术升级的主要矛盾是信息技术投入大、回报期长与茶产业周期性产销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资金投入难以维系
现阶段对茶叶信息化影响最大的是资金投入问题。实现茶叶产业信息化,需要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投入,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茶叶主要产区大多处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地区,茶叶行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由于缺乏资金,大量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得不到广泛应用和普及,信息化程度长期处于低水平。
(二)专业人才队伍缺乏
高新技术的使用和普及,需要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实现茶的信息化,不仅需要相关的茶叶专业知识,还要对高新技术相当了解,只有将茶叶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结合起来加以应用,才可以推进茶叶信息化,而在我国茶叶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严重影响了茶叶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三)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意识不足
对于茶叶信息化,茶行业整体上缺乏相应的意识,尤其是处在茶叶生产种植最前线的茶农。茶农信息意识比较薄弱,主动利用信息的自觉性较差,影响了茶叶产业信息化在生产端的推进。此外,各级政府对于茶叶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对茶叶实现信息化可以带来的长久优势重视不够,对于茶叶信息化的扶持力度较小。
(四)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不充分
实现茶叶产业信息化,需要相配套的软硬件系统,当前在有些茶区,已经开始部署硬件系统,如终端设备、网络系统等。但是对于如何充分开发使用这些硬件设备,发掘信息价值却知之甚少,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在做好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如何将软硬件配套工作做好,信息价值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是更重要的课题。
(五)信息市场不规范
我国茶叶的信息市场。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管理和引导,导致信息市场较为混乱。一方面茶叶相关信息流通不畅,茶农、茶商无法获取最新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存在很多虚假信息、劣质信息,误导茶叶行业决策,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茶叶信息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阻碍了茶叶产业平稳发展。
“十四五”时期,中国茶行业需根据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中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发展任务和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技术竞争新优势,在更高水平上加快推进茶叶产业现代化。
三、“十四五”期间茶业信息技术
领域发展重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茶叶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带来茶业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十四五”期间,茶行业应立足茶叶产销主战场,从多个层面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的融合发展,升级打造新时代的新型茶叶产业结构。
(一)借助信息技术推动茶产业向现代化升级
首先,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抓手,推动茶行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从本质上讲,工业互联网是传统制造与IT技术融合、创新后的产,信息技术创新过程就是数据科学与生产制造重构。在茶产业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中,应围绕全产业链关键环节,超前布局前沿技术研发与应用,着力加强基础技术攻关,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应用为导向、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同时,建议国内茶叶企业围绕新产业和新场景需求,强化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着力加速软件与产业内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加速“触网”,实现茶叶产业从传统农业及初级制造业向现代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二)着力建设茶行业数据信息体系
“十四五”期间茶叶行业应围绕“投资共享、信息共享、建设共享”的目标着力建设茶行业数据信息体系。一方面要推进数据治理与整合共享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消除产业数据“孤岛”,实现产销业务高度协同、信息高度共享。另一方面要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在线创新应用平台建设,打通行业内部跨领域业务壁垒,增加在线应用服务种类,推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
同时,需要进一步推动“大数据+”深度融合,开发数据资产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推进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应用,发挥数据辅助决策分析的效能,实现数据资产无限循环利用、价值可持续,促进茶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使数据“资产化”成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力及新动能转换的源泉。
(三)打造茶行业互联网生态
要加快建设茶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茶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实际工作中,一是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平台在茶产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充分认识平台建设的迫切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构筑基于平台的茶业新生态;二是推动行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围绕茶行业产销共性技术要素,以企业应用为牵引,鼓励传统茶叶企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企业深度合作,突破面向传感器、生产装备、控制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和中间软件技术,提升数据集成和计算分析能力;三是注重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鼓励跨界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链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推动企业上云,打造平台功能丰富与海量使用双向迭代的良性循环;建设运营开发者社区,加快培育一批面向行业的智能化应用。
(四)建立健全茶行业信息技术发展机制体制
此外,还需完善政策体系,创造茶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软环境”。一是继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将加快茶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作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并出台一系列专项规划。二是推进对茶产业信息技术建设的简政放权,减少行业信息技术项目的行政审批事项,逐渐缩减“负面清单”。三是加快信息要素市场化流转,促进要素高效配置。具体包括:通过创新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研究对茶产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资金优惠政策;探索国际茶叶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推进科技跨境流通与开放;推进政府间数据开放共享,提升茶产业数据资源价值,注重标准化与安全性等。四是要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华设立茶叶专业技术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与国际优势企业加强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合作,推动建立健全技术研究、开放共享、标准规范、产业发展等国际合作机制。
(五)加速推进茶行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将信息技术教育引入茶叶教育,通过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创新,加强大数据、AR、VR等技术在茶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拓展国际视野,提升教育服务水平,着眼于高层次国际化科技型茶学人才培养,为茶产业培育一批高素质信息人才队伍。
结 语
在当前背景下,茶叶相关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产销企业应当主动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茶叶生产质量和产量,增强营销效果,提高中国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以保证茶行业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科技的冲击下持续迸发生命力。
未来, 茶叶产业加速部署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立足优势,补足短板,顺势加快产业新基建发展进度,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壮大产业数字经济新动能,从而开拓全新局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茶行业要积极布局“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步伐,推动茶产业的“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让茶叶乘着数字技术发展的东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