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茶叶战争》出版十周年座谈会在昆明洲际酒店举行。专家学者、茶行业从业者围绕《茶叶战争》进行了精彩发言,严谨思辨的态度,犀利独到的观点,令与会嘉宾感叹受益匪浅。 本次座谈会由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昆明网络文学协会主办,福海茶厂承办,蒲睿文化协办。座谈会获得了西南林业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
6月18日上午,《茶叶战争》出版十周年座谈会在昆明洲际酒店举行。专家学者、茶行业从业者围绕《茶叶战争》进行了精彩发言,严谨思辨的态度,犀利独到的观点,令与会嘉宾感叹受益匪浅。
本次座谈会由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昆明网络文学协会主办,福海茶厂承办,蒲睿文化协办。座谈会获得了西南林业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大学万里茶道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学院等多家机构的学术支持。座谈会的主题是“茶文化的创作与传播”,《茶叶战争》出版十年,热销40万册,是茶界的长销书,也是畅销书。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是为了以茶读史,从一片茶叶中审视晚清的衰亡之路,解读当下中国社会文化心理,探索全球茶叶贸易百年风云。
一段关于《茶叶战争》的宣传视频拉开了座谈会帷幕。《茶叶战争》作者周重林开场致辞,他说:“这本书的生命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写这本书最初的动因,是以茶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历史。近200年以来,中国、英国、美国与印度四个大国,其国运都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茶叶改变了世界格局,茶运与国运密切相连。我个人的命运也因为这本《茶叶战争》而发生变化。10年前,因为要宣传《茶叶战争》,便随手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接着开了一个书店,现在这个名叫“茶业复兴”的公众号已经成长为茶行业的头部自媒体,而专卖茶书的猫猫书店,已然变成了茶人的精神粮仓。”
此外,周重林还谈到他的另一个身份:昆明城市IP网络推荐官。他说:“今年四月被昆明市委网信办聘任为昆明城市IP网络推荐官,作为推荐官,身上自然多了一份使命,如何更好的推荐茶文化、地方文化成为目前正在思考的问题。”
座谈会由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云南开明文学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温星主持,温星表示:“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云南茶文化的文化盛宴,更是一场中国当代茶文化的盛宴。周重林是当代青年茶学者的标杆人物,是当代青年茶人的领袖。福海茶厂作为茶企典范,他们的文化担当和历史担当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主持人,温星认真介绍每一位专家学者、茶行业从业者,同时,围绕大家对《茶叶战争》一书或毫无保留的赞美,或尖锐深刻的讨论,均给予客观全面的总结与回应,反映了他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的主持能力,使得现场氛围活泼、热烈。
座谈会上,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云南省作协原主席、云南省文史馆馆员晓雪首先发表观点,他说:“《茶叶战争》这本书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观点,作者的论证有理有据,我读了感觉很震撼。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这本书对云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加强对茶叶发展的历史性的认识,对茶文化发展的认识,增强历史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
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范建华认为:“《茶叶战争》不仅仅是一本茶文化科普书,更是观察社会、观察历史的新的综合体书籍。周重林是一位青年学者,他通过研究,总结出茶叶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东西。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作者文笔很好,很值得一读。但我认为,一些涉及重大历史的观点可以更严谨些,比如英美因输入茶叶而兴盛、中国因输出茶叶而衰落的结论,我认为欠妥。工业文明的发展绝不是喝茶喝出来的,原因很复杂,建议大家去读一读张宏杰的《盛世的饥饿》。当然,《茶叶战争》的作者也没有错,它不是历史书,一家之言是可以的。”
西南林业大学原党委书记、西南林业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昌山给予《茶叶战争》高度的评价,他说:“一本书能够成为畅销书、名著,在我看来至少有三个好:写得好、做得好、卖得好。这本书有40万的销量,说明有着庞大的读者群,这也鼓励着众多写书的人,只要书好,就不缺读者。关于书中的观点,最大的启示是从一片叶子切入来看历史,走入重大的历史节点,解释重大的历史时间。这本书既然是学术著作,那么书中提出的观点就是可供继续探讨的。云南有很多研究茶、写茶的学者,我认为产生了云南的茶文化现象,正是因为有周重林这样一群学者。我对云南的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充满了信心,也期待这本书的发行能早日突破100万册。”
云南省农业厅原厅长、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客座教授王敏正称:“我是《茶叶战争》最早的读者,我手中的版本是2012年的,我数了一下,重林写的茶书我读过了8本,远超我读其他写茶的作者的书。《茶叶战争》的视角很好,茶界、文化界、历史界和经济界都会感兴趣。在云南,普洱茶的普及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年轻人没有接触过茶,很多人有喝茶的习惯,但其实不了解茶文化,因此,我们宣传茶文化的任务很艰巨。在普洱茶的当代复兴过程中,文化要起到先导作用。据我了解,去年云南省卖出去的货,其中9000多万件是茶叶,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云南的茶资源十分丰富,茶将是云南未来的重要产业,茶文化、茶叶科技推动经济发展,茶产业前景辉煌。”
原《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任维东认为:“周重林先生能写出这样一部好书,因为他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颇有几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品格。要读懂《茶叶战争》,需要紧密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来观察对比,才能很好地领会本书的教益。虽然云南茶文化研究蔚然成风,但十分缺乏像《茶叶战争》这样针对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从茶叶贸易纷争的剖面来深入分析、解读历史及国际文化冲突的力作。因此,该书出版后,获得过‘年度图书’、‘十大好书’、‘风云图书’、‘东亚版权创意图书’等荣誉,重印多次,有了英文版与繁体字版等。《茶叶战争》的学术价值,我认为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上有创新,观点上颇有新意,叙述方式上摒弃了论文式的老套表达,而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讲故事和散文化的叙事,使本书通俗易懂、好读、好看。《茶叶战争》既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也是一部颇具学术性的茶文化专著。要写出《茶叶战争》这样一部力作,那是需要相当的才气与勇气的,刚好周重林具备了这‘两气’。”
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冉隆中表示:“这本书确实让我打开了眼界,书里用大量文献和历史事实,试图证明一个重要观点:鸦片战争本质上其实是茶叶战争。周重林认为,两者都是因为茶叶——即贸易逆差引发鸦片补偿及其战争。这个论断极其重要,当然也需要更多论著的应和与补充。而且,不仅应该引起学界关注,更应该引起相应政府部门的重视,因为它的意义已经超出茶文化研究范畴本身。据我所知,周重林以茶为研究写作的对象,深耕细作已达二十余年,前后出版各类茶书二十多种。他的一些茶书影响很大,发行很广,读者甚众,其中有普通读者、业内专家。一些作品,达到现象级的高度,这其中就有《茶叶战争》,这本书为什么能够畅销而且长销?值得我们思考。”
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文史馆馆员蔡毅回复了冉隆中先生提出这本书为什么会畅销的问题,他说:“我认为是书名好、观点新、材料可靠。这三点作者都做到了,超越前人。把茶叶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几乎是前所未见的,而且书中的观点和书名一致,极为难得。关于茶叶的书汗牛充栋,但大多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而“茶叶战争”这四个字会让你眼睛一亮、头脑发热,是惊世骇俗、独一无二的,是原创的思维。作者查阅了大量的书籍,从其中精挑细选了可供自己使用的内容,观点和思想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是这本书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周重林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研究和国运、历史、民族复兴联系在一块,这是做学问的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学习的榜样。中国和英国、美国的关系,以及茶运和国运的问题太大了,茶叶是重要角色,但不是主要原因,晚清中国为什么衰落,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当时中国人的眼界和知识都是狭隘的,茶叶是诱因,如果没有茶叶,我想也会有其他因素。一本书能引发我们对国运,对历史深深的思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会长、云南省文史馆馆员黄懿陆表示:“这是中国学术界、茶叶界应该高兴、铭记的一天。我深有体会,做学问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很高兴有这样一群人在坚持弘扬、发展中国茶文化。这本书有三高:高年代、高价值、高立意。学术著作要卖40万册是很难的,虽然难,但学术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吕才有首先提出疑问:我们如何认识茶书?之后他解答到:“人们习惯性从自然科学角度理解茶书,这本书名为《茶叶战争》,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出与自然科学无关。我们一直讲茶叶是“和平的饮料”,通常从“和”认识茶,从未想过一片小的茶叶可以引发战争。这本书把我们对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认识浓缩到一片茶叶,小茶叶引发大战争、引发大思考。其次,对于云南茶的发展,我们肩负着使命与担当。现在是喝茶的时代,喝茶喝的是健康,小叶子是大产业,小叶子是大事业,小学科是大舞台,小茶杯也是大健康。这片叶子承载着文明的传播,一片叶子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大家为美好生活,为享有这片叶子共同努力。”
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杨海潮表示:“《茶叶战争》这本书具有一些全球史的意识,对一些历史趋势的把握有着独到的见解,例如分析明代的俺答汗为什么软硬兼施,要和明朝做生意、要买明朝的茶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仿效以喝茶为象征的汉族的精致生活、文明生活。我们将其与茶叶进入欧洲的早期历史作个比较,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读史可以明智,从茶的角度来说,当代中国学者暗中模仿日本茶道,很多做中国茶道的人其实不愿意或读不懂中国古代茶书,这些都是要认真反省的地方。周重林当年为了写《茶叶战争》这本书,花了很多时间去读清代的外交史料、海关报告等文献,很值得我们学习。”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覃延佳认为:“在长时段的历史观照下,茶曾经是沟通华夏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的桥梁,见证了中国陷入被动挨打的悲惨历史,而今又成为与世界各国交往、交流的重要媒介。由此观之,《茶叶战争》所揭示的宏大历史画卷,在当代的全球茶产业体系与茶文化传播中,又有了另外一番图景。这种串联国家、文明与他者的物质与文化力量,将构成新的文明互动编码,为人类在未来的互相认识与交往中提供新的路径。故此,我认为只有在全球化的综合情境中引入跨文化交流的自觉,才能促使基于不同社会而产生的文化秩序在未来世界中形成新的“并接结构”,为人类构筑新的文明共同体提供路径。”
福海茶厂营销副总经理方树宏是一位从事茶行业营销12年的营销人,他站在营销角度对《茶叶战争》展开解读,他说:“《茶叶战争》解决了从事茶行业的方向认知问题。这本书从大历史观角度关于茶运与国运的论述,让我们深层次的理解了‘盛世兴茶’的缘由,当下中国走向全面复兴,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茶叶无疑是一个值得投身其中的朝阳行业。《茶叶战争》从历史文化角度,对茶叶贸易的梳理,对中国茶发展的思考,提供了综合素养养成的土壤,让茶者品饮一杯茶时,更喝懂了其中历史、文化,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普洱茶。《茶叶战争》出版的10年,正是中国茶高速发展的10年,有了文化层面的高位引领,特别是源自云南,茶叶源头本土作家的潜心研究,更加弥足珍贵。希望有更多像周老师一样致力于茶行业的作家,写更多茶文化著作,为我们从事的茶行业积蓄深厚的文化土壤。”
此外,方树宏还分享了茶企品牌热衷于茶文化传播的原因,他说:“对我们国家而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享用已4700多年历史,茶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生活需要,促进三产融合、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茶,是传承,是财富,也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鉴于茶的多重属性,我们在品牌运营时,与消费者沟通时,提供优质产品是基本面,讲好茶文化,传递更多文化层面的服务,才能建立品牌的完整度和美誉度”。
专家学者和茶行业从业者的精彩发言结束,福海茶厂×《茶叶战争》创意联名班章有机茶&铂金限量款礼盒发布。联名产品发布仪式由云南文史馆馆员晓雪、昆明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冉隆中、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范建华、西南林业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昌山、高级记者任维东、《茶叶战争》作者周重林先生、福海茶厂董事长杨新源先生共同发布。此次联名礼盒的发布,不仅为了完成茶与书的相遇,更是要让更多人通过喝茶、通过阅读,真正领略中国茶的魅力。
《茶叶战争》简介:
《茶叶战争》是一本以茶叶为主线的书,17—19世纪,茶与中国、英国、美国、印度四个大国的命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茶而引发的战争,包括中英鸦片战争、第一次英国侵藏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在内,改变了世界历史,也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塑造。“为何英国、美国以茶而富强,而晚清却因茶走向衰亡?作者从这一问题出发,梳理参考上百种文献资料,以翔实的史料、客观的记录、通俗的文笔,还原真实历史,层层揭示其背后的深刻原因。不仅聚焦中英贸易战、中美关系、茶叶话语权、茶文化边疆等议题,同时全景展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将茶叶置于宏观的历史语境中,解读晚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深入洞察茶运与国运的纠葛。透过一杯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衰败的王朝,收获的也不只是那些廉价的屈辱,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那杯茶,是怎样到了手中,又是怎么丢失的。所谓的全球化,在那个时间里,又是怎样展开的。(记者 姚云霞 以上图片来自福海茶厂)
来源: 昆明信息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