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一种特殊的茶,它直接溶于水就得到可以品饮的茶汤,没有茶渣。茶膏从诞生至今,距今已有1100年历史。在云南昆明,有一座茶膏博物馆,门口挂着中国茶膏博物馆的竖匾,2011年开馆,是全国第一家茶膏博物馆。2022年的夏天,我们拜访了这座博物馆。对这种比较少见的茶类,好奇的我们同馆长在中
茶膏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一种特殊的茶,它直接溶于水就得到可以品饮的茶汤,没有茶渣。茶膏从诞生至今,距今已有1100年历史。
在云南昆明,有一座茶膏博物馆,门口挂着中国茶膏博物馆的竖匾,2011年开馆,是全国第一家茶膏博物馆。
2022年的夏天,我们拜访了这座博物馆。对这种比较少见的茶类,好奇的我们同馆长在中国茶膏博物馆展开了一场深入的交流,最后,我们得出了三个结论,茶膏孵化于唐代有其必然性,受宋代文化精英的期许和皇家茶匠的配合而出世,最后于清代在中国养生文化中明确了存在价值。
中国饮茶史非常悠久,在距今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先民煮茶的器皿。茶的使用方式也一直在演进,最初,先民直接咀嚼茶叶来提神醒脑明目益思,由于茶本性寒,对于敏感体质的人,倘食用加工不当的茶,则破气伤脾。茶中含有丰富的单宁,丹宁本有益于身心健康,但直接摄取新茶或鲜叶,身体对性寒的丹宁难以吸收利用,往往不利于健康。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云:“上古有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也就是说只要使用得当,阴阳调和、寒温有度,性寒的茶也可被驯化成对身体极有益的饮品。为了避开茶的寒性,更好地获得茶中的价值,古人尝试以煮茶的方式来使用它,加一点盐、姜、橘皮等调味品,如同吃菜汤般。
唐代蒸青制茶引发茶膏的出现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唐代茶圣陆羽认为菜汤吃茶法过于粗鄙,遂著述了影响后世深远的《茶经》,把茶叶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等环节,即可制成饼茶。在蒸、捣和拍这三个环节中,茶叶细胞破壁、汁液溢出,干燥后凝于茶饼上成膏状,这就是茶膏在唐代发轫的原因。
茶圣陆羽知道这种膏状物质乃茶中精华,而且在实践中发现,含膏丰富的茶,纹理和光泽都异于普通茶饼,上好的茶饼看起来像是表面有一层油膏显于表面。
唐代禅宗大师赵州和尚说“吃茶去”,而不是“喝茶去”,和唐代品茶方式有关,唐人是把茶饼磨碎后冲饮。
理学思想是宋代诞生茶膏的审美原因
公元937年,也就是唐朝结束30年之后,我们第一次在史料里见到关于茶膏的记载,南唐闽康宗收到进贡的一种特殊的茶,也就是茶膏,贡品只有八枚,每一枚皆以金丝缠绕装饰。相比寻常动辄许多担的茶叶进贡,这次的茶膏贡品实在稀缺。由此可知,我国最优秀的茶叶工匠们对茶膏的探索终于有了阶段性成果。
如同今天,饮茶的风尚总是由时代精英们引领的,他们既是最佳赏鉴者,也是茶文化的创造者。我们知道,理学思想是宋代的主要哲学,它深刻的影响了宋代的审美,《清明上河图》成为工笔巅峰,出现含蓄精简、线条优美的宋式家具,并肩唐诗的宋词有格律缜密、文字凝练之美。在茶方面,宋代文化领袖们期待着出现一款体现茶之精华的茶品。在宋徽宗的要求下,朝廷的官方茶匠把茶叶经过常温压榨、自然干燥后制出了御品茶膏。
如果说团茶和饼茶是对茶叶做加法,以获得更复杂的茶品;那么,宋代的茶膏就是对茶做减法,求得更本真的茶。相比做加法,其实减法更难,比如我们今天推崇活在当下、极简生活,实践起来其实不易。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宋代茶膏,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工艺思路非常正确,在常温下压榨,很好的保留了茶内的活性物质,而自然干燥的过程也延续了对茶内质活性的呵护;二是工艺非常缜密,从宋代茶书《北苑别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工艺的严谨和复杂;三是结果出色,获得了品质卓越的茶膏。宋代御制的茶膏被称作“玉蝉膏”,玉是世间珍宝,蝉有轻盈羽化的意象,用两个美好的字眼给茶膏命名,足见宋代精英对茶膏的钟爱。
工艺转折期中茶膏进入空窗期
经历了短暂剧变的元代里,来到了明代,唐宋沿袭下来的团茶饼茶被废除,而开始推行更易于生产和冲泡方便的散茶,各大茶类开始兴起,一直影响到今天,而茶膏也悄悄的隐退了。
茶膏从边疆再次复兴
茶膏从主流文化中消失了很久,直到云南的土司们开始涉足茶膏,才再次进入历史舞台。
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元明之后和中原文化的交流渐增,云南的土司们知道了一种叫茶膏的茶,他们很好奇,并开始尝试制作。由于缺乏茶膏制作的指南,土司们想到了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通过熬煮茶叶,直接获得茶膏。这种熬制茶膏在当时非常流行,不光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了西藏,还进贡给了雍正皇帝。
通过熬制获得茶膏,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汤色浑浊且有长时间熬煮带来的安全隐患。
如同石油很早就被发现,但是其杂质甚多,倘若直接燃烧石油会满屋黑烟,无法作为日常燃料,直到精炼油技术出现,石油才能成为工业的血液。
乾隆皇帝扮演了精炼者的角色,他对熬制茶膏的安全性抱有很大戒心,让幕僚们去寻找历史上的茶膏制作资料,当了解到宋代官方茶膏制作是用常温压榨法后,乾隆非常认可,至此,清代宫廷茶膏正式拉开帷幕。
乾隆的制茶工匠们在宋代茶膏制作的工艺基础上,以云南进贡的普洱茶为原料,开创了独特的清代宫廷茶膏。它的工艺体系非常复杂,需要186道工序,耗时72天,才能完成一次茶膏制作,仅工艺价值就直达中国古代的制茶巅峰。清代著名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用非常详实的养生价值揭开了宫廷茶膏的秘密,相关的阐述也成为清代宫廷茶膏的价值说明。
乾隆皇帝比他的爷爷康熙皇帝多活了20年,比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多活了31年,他活到了89岁,成为千古帝王长寿之最,可以说,乾隆皇帝是他推动的清代宫廷茶膏的最大受益者。
清代宫廷茶膏对茶膏历史有两大贡献,一是提升了常温压榨制膏的工艺水准,成为中国古代农产品深加工的最高典范;二是回答了古代帝王并非因为便捷而饮用茶膏,真正的原因是萃取后的茶膏带来更大的养生价值。
现代茶膏的出现及思考
回顾茶膏的历史,我们发现工艺演化的路线并非一帆风顺,从宋代常温压榨工艺到清代土司的熬制工艺,就是一次技术倒退。不过,这样的倒退在真实的历史中并不罕见。
比如,我们熟知的科学家屠呦呦因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在治疗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上,屠呦呦从中国医学古籍中寻找线索,先是根据《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青蒿治疗疟疾寒热的经验,把青蒿经过煎熬后,喂给患疟疾的实验小白鼠,发现并没有效果。
后来,屠呦呦又找到了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葛洪介绍要在常温下,取出青蒿内含物。根据葛洪的方法提取青蒿浓缩物,结果实验小白鼠治愈率非常高。这使得屠呦呦意识到青蒿内容物的提取过程必须在低温下进行,而高温会破坏青蒿素的活性,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屠呦呦最终用沸点仅为34.5摄氏度的乙醚作为青蒿素的提取介质,获得了成功。
李时珍比葛洪晚了1200年,而信息却在历史演进中出现了偏差。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了虽然先有宋代的常温压榨制膏工艺,但清代云南土司还是出现了高温熬制茶膏的工艺退步,好在乾隆扭转了这个局面,把更先进的常温压榨制膏重新带回历史轨道。
2005年,是现代茶膏的元年,中国首家茶叶深加工企业蒙顿茶膏诞生了,它采用低温萃取、冷冻干燥来萃取茶中精华,这是对茶膏制作的正确传承。当然,对于现代茶膏而言,低温工艺只是正确起步,而决定现代茶膏养生价值的是每一款茶膏匹配的独特发酵模型,这是蒙顿多款知名茶膏深受喜爱的真正原因。本文探讨的是茶膏的工艺演进,我们还是回到主题。
中国茶膏博物馆的藏品基本都是由蒙顿茶膏捐赠的各类精美茶膏。得益于今天的科技水平和蒙顿独有的生物发酵技术,如今的茶叶深加工,是在独特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基础上,通过低温萃取获得茶中精华,通过超滤除杂获得更安全的茶叶精华,最后通过冷冻干燥,获得品质和工艺都更加卓越的现代茶膏。
品饮了几款惊艳的茶膏之后,我们告别了精致而专业的中国茶膏博物馆,在这座小小的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人类对茶叶万年未变的热爱,也感受到了传承和复兴茶膏文化的底层逻辑,那就是物为我用,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