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闽北山区的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一度是福建扶贫开发重点县。靠山吃山唱山歌,近年来政和县聚焦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在延伸茶产业链条上下足功夫,探索“茶业+”模式,结合文旅、竹产业等当地特色产业,以文化赋魂提升茶品位,以科技赋能做优茶品质,以产业赋力打响茶品牌
地处闽北山区的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一度是福建扶贫开发重点县。靠山吃山唱山歌,近年来政和县聚焦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在延伸茶产业链条上下足功夫,探索“茶业+”模式,结合文旅、竹产业等当地特色产业,以文化赋魂提升茶品位,以科技赋能做优茶品质,以产业赋力打响茶品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
“茶业+文旅”,乡村因茶更显活力
近日,一群来自广东的茶友寻着茶香来到隆合茶书院。隆合茶书院是集观光体验、科研实践、教育培训、技艺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传播机构。每逢茶叶生产季,不时有茶友到书院参观旅游。今年,国外和全国各地到隆合茶书院参观旅游的茶友已超1200人。
探索“茶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为近年来政和县茶企做大做强的新兴路径。位于政和山区的云根茶业公司,立足高山白茶资源优势,打造高山茶园观光体验模式,开展高山白茶寻茶之旅、茶学游等活动,吸引一批批茶友走进政和,前来游学。
为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政和县深入挖掘新娘茶、茶灯戏、当酒茶等本地特色茶文化,修复龙焙贡茶遗址和多条茶盐古道,策划推出茶学游和“游古村、看茶艺”等茶旅路线,把锦屏茶盐古道等纳入茶旅线路,同时加快推进罗金山茶旅康养、瑞和茶庄园等茶旅融合项目落地。
“茶业+文旅”带动了乡村振兴。在著名茶村锦屏村,万新丰农家乐天天客人爆满。“今年生意比前几年好很多,我忙得半年‘足不出村’。”农家乐主人吴芳德说。村党支部书记徐榅周介绍,融合发展让锦屏村步入全新的发展路子,现在,村里有3家农家乐、4家民宿、7家茶工坊、3家茶企。
△图片来源:政和县茶业发展中心
2
“茶业+竹业”,两大产业融合特色更凸显
走进福建祥福工艺有限公司竹茶盘标准化生产基地,工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忙着生产竹茶盘组件。该公司是一家集竹制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竹制品加工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结合当地茶产业特色,独创“竹茶共同体”文化,推出全竹茶空间,将中国几千年竹工艺文化与茶文化高度融合,设计开发竹茶具品种超过220个,拥有157项专利。
器具精洁,茶愈为之生色,茶具是鉴赏和品饮茶汤的媒介。政和县拥有丰富的茶、竹资源,发展茶竹产业融合优势巨大,茶室可用竹子装饰,泡茶则需要竹茶盘、竹茶器、茶桌椅等。政和县由此延伸出“茶业+竹业”产业化联合体,生产出茶竹结合的创新产品,摸索出一条茶竹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有着11万亩茶园的政和,素有“千年白茶,百年工夫”之美誉。在“茶业+竹业”“茶业+文旅”的加持下,政和白茶进入一个品牌价值快速增长的时期。
据统计,2023年,政和白茶品牌价值突破60亿元,位居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第54位。
△图片来源:政和县茶业发展中心
3
“茶业+”,茶业新业态发展空间更大
好山好水出好茶,政和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茶叶生长,土层深厚肥沃,森林覆盖率近80%,所产白茶以滋味醇厚、香气浓郁、经久耐泡著称,深受老茶友喜爱,在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
近日,在政和县骏皓生态茶业有限公司,2500公斤政和白茶正在装车,准备发往位于河南省上蔡县的桐珍茶业有限公司,这批茶叶将被加工制成政和白茶茶味饮料。
“政和白茶茶味饮料有原味、蜜桃味等四种口味,主要销往内蒙古、陕西、新疆、安徽等地。”桐珍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子建介绍。2022年,政和白茶茶味饮料售出近2000万瓶,产值达5000万元。政和白茶茶味饮料是该县“茶业+”的新业态之一。
茶产业链的延伸并未止步于此,“茶业+酒”“茶业+日化用品”等模式应运而生,政和县探索研发的白茶酒、白茶牙膏、白茶洗发水、白茶沐浴露等衍生产品陆续上市。“这几年政和白茶卖得好,我们茶农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铁山镇大红村茶农汤世明和他的妻子黄富女正在采摘夏茶。汤世明拥有5亩茶山,他和妻子上半年采茶,下半年到茶厂务工,年收入约5万元。
随着“茶业+”模式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受益。政和全县从事种茶的农户占75%以上,2022年农民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
来源:农民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