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从七星关区林口镇“集结”了渭河、倒流水之后,实力强大了许多。行至金沙县清池镇时,宽敞的河床让河水收敛了脾气,变得温和起来。 缓慢的水流,给了赤水河畔清池镇开设渡口进而成为交通要塞的机会。清池地处川黔两省交界处,与四川泸州,贵州遵义、毕节3市的8个乡(镇)接壤,是古时川盐入黔、黔茶出川的
赤水河从七星关区林口镇“集结”了渭河、倒流水之后,实力强大了许多。行至金沙县清池镇时,宽敞的河床让河水收敛了脾气,变得温和起来。
缓慢的水流,给了赤水河畔清池镇开设渡口进而成为交通要塞的机会。清池地处川黔两省交界处,与四川泸州,贵州遵义、毕节3市的8个乡(镇)接壤,是古时川盐入黔、黔茶出川的主要通道。
清池在明朝之前名为鬼箐沟,明末清初更名畦家溪,后因镇中有湖泊,又称清水塘,再为清池。元朝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川盐入黔,盐路经过清池至打鼓新场(金沙县城),清池则成了当时的一处驿站。盐道途经清池,加之赤水河水上交通发达,当地商舍兴起,出现商品交易,形成了集镇的雏形。
聪明、勤劳的清池人通过古驿道把当地的山货、茶、中药材等运出去,将外地的盐、铜、布匹等运进来。一时间,四方商贾齐聚清池,在这里留下了江西会馆、四川会馆、湖北会馆等。至今,江西会馆仍然保存完整,见证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8月16日,记者在乡贤罗成仲的带领下,踏进了这座古香古色的院子。一进门,年代感十足的青砖绿瓦和做工精致的门窗雕花让人眼前一亮。罗成仲介绍,院子中央两侧的楼上,就是当年达官显贵们听戏品茶的地方,至今还遗留着当年使用的各种茶具,江西会馆也是一个重要的茶经济、茶文化的传播场所。唐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茶经》记载的播州,指今天的金沙至清池一带。
罗成仲告诉记者,清池的茶文化盛于明清时期。清朝嘉庆年间,当地茶农以茶代税,清池茶被作为贡品专程奉送京都,故获“贡茶”美誉。
在今天清池与四川古蔺交界处的“川黔义渡”古渡口,还保存先后立于嘉庆、同治、光绪年间的“三块碑”,官方称为“义渡碑”,民间流传为“贡茶碑”。“贡茶碑”名字来自于嘉庆年间所立的一块“功德碑”上刻着“清池茶”,写着“渡船经古蔺出川,畅销各地,远近年购,惜产少耳,清水塘茶,声名遐迩,年年岁南,惜产少耳!”
清池镇是贵州名茶的主要出产地,也是久负盛名的“贡茶之乡”金沙县的核心茶产区,清池茶叶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清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余佳佳介绍,清池镇已统计的古茶树有608棵,其中定位的有155棵。
为一睹古茶树真容,我们从镇政府出发,车行40分钟后,到达了位于赤水河支流边的阳波村回龙组。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贵华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刘朝元家的地里,见到了一棵挂有“古茶树群001”牌子的古茶树,落款为“金沙县人民政府2008年8月”。
001号古茶树,树高约13米,主干直径约60厘米,树冠覆盖面积48平方米,枝繁叶茂。“2015年4月,经贵州省茶叶协会组织专家鉴定,这棵茶树有近两千年树龄。”清池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徐德银说,“这样的古茶树在阳波村有55棵,但被认定并挂牌的仅有19棵。”
站在一旁的余佳佳补充说,001号古茶树每年仍可采摘茶青35公斤左右,揉制的茶叶呈褐色条索状,叶与秆混存,用砂罐炭火烹煮,汤呈褐绿色,浓香扑鼻,有清神爽气和明目之功效。
2017年,贵州省通过了《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后,当年9月,阳波村与浙江商人卢寿禄签订了《金沙县清池镇千年古茶树开发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为清池茶古茶树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保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了这么实力雄厚的历史传承,有了这么得天独厚的茶树资源,清池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势利导做起了“茶文章”,让古茶树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大背景看,茶产业作为贵州省12大主导产业之一,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因此,金沙县把茶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来抓,充分发挥“千年茶乡”品牌效应,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清池茶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在清池镇罗坪社区郁郁葱葱的茶叶基地里,记者见到了金沙县清池张氏茶庄的老板张德勇。1989年,张德勇南下深圳打工,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在深圳开办起了工厂。2006年,他转让了深圳的塑胶工厂,回家接手了叔叔张守文和妹夫陈军先后承包的清池茶厂,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年产茶叶2万公斤、年产值超100万元的茶叶加工厂,并流转了千亩荒山,当起了茶农。
在清池,像张德勇一样依托家乡茶产业发家致富的人还有许多,使茶产业得以在全镇范围内开枝散叶、发展壮大。目前,全镇共有茶园2.09万亩,其中老茶园1.75万亩,已投产茶园1.48万亩,已投产茶园涉及茶农1388户。2019年,全镇有茶叶经营主体12家,茶叶加工厂11间,茶叶产量达3120吨。
茶产业之于清池而言,是历史,是经济效益,更是渗入骨子里的文化有名的“清池翠片”,其加工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镇范围内的学校,从小学二三年级起,老师就教学生如何端茶敬茶、如何继承和传播茶文化。
采访结束,已近黄昏。驻足满目青翠的茶山上,看着晚霞吻着夕阳,青山倒映在赤水河里,我们嗅到了缓缓飘来的怡人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