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村村民这几天有些忙碌,满山的绿色之间,村里4000余亩茶树迎来采摘季。对当地村民来说,茶是当地代表,也是自己收入的主要来源。记者了解到,园村位于江西省赣
园村村民这几天有些忙碌,满山的绿色之间,村里4000余亩茶树迎来采摘季。对当地村民来说,茶是当地代表,也是自己收入的主要来源。记者了解到,园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村民从事茶树种植。但此前,由于产业的品质不稳定、品牌附加值不高,使得茶农的收入一直并不理想,直到2018年之前,村子仍属于贫困村范畴。如今,通过茶叶产业的升级,村民的每亩茶树效益从1000元提高至3000元以上。
今年春茶产量有所减少
用园村茶农钟国胜的话说,自己算是已经种了一辈子茶叶了。“十几岁开始手工制茶,到现在50多了,从小做到老,包括村里现在很多采茶的村民,都是上了年纪的奶奶、阿姨们”。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梅水乡的园村是一个以茶叶闻名的乡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村内就人开始种植茶树。在村民的记忆里,茶是带来收益、提高收入的一种好作物。
钟国胜告诉记者,过去的园村人口虽多,但种植地并不充裕,“1000多户人,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地,只有3分多,后来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利用山地和田地从事茶树种植,这才让村民的收入有了起色”。
进入3月中旬,园村的春茶也迎来了采摘季节,钟国胜也和前来务工的村民忙碌在自家60亩的茶园中。
据他介绍,一年的茶叶中,春茶最受欢迎,但由于去年下半年天气较为干旱、雨水较少,自家春茶的产量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可能是去年产量的一半”。
每亩收益1000元到3000元
园村村支书吉健康告诉记者,村子于2018年正式脱贫。在脱贫的路上,解决茶叶的产业升级成了关键。
对于“家家户户”种茶的园村来说,茶叶种植时间虽长,但销售困难、品牌附加值不高,曾长期困扰着村民。加上外出务工的人员增多,投入茶园的管理时间本身也少,茶树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
之前1094户村民中,还有171户属于贫困户,后来主要是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对茶农进行帮扶,公司统一采收鲜茶叶然后加工打包销售”。
吉健康表示,以茶园的每亩效益来看,过去一亩茶园只能为村民带来1000多元的纯收入,而如今,通过产业升级,每亩茶园收益可以提高至3000元至5000元。
25800元一亩的订制茶园
除了忙于采摘的园村村民,在部分茶树之间,还能看到竖立的木牌,上面写有“私人订制茶园”字样,木牌下部则是客户信息,既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公司企业,也有个人。
在订制茶园中还能看到明显的提示牌。受访者供图
作为当地“公司+农户”模式中带头人,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开敏告诉记者,这片茶园是通过精细化管理为客户提供精品手工茶叶产品。自2017年正式投入后,目前已经有100多位客户在村内订制了茶园,占地120余亩。
“主要是通过可视探头对茶树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茶农在浇水、施肥等茶园管理工作上更加高效,而且通过探头拍摄的资料都会反馈给订制的客户,相当于他们也可以随时进行监测,茶叶质量更有保障,目前订制客户多以企业单位为主,价格为每年25800元一亩。”
同时,订制茶园在加工处理茶叶的环节主要以村民手工进行,“考虑到村民本身有制茶的手艺,通过这个订制茶园的务工,每年他们还能增加3000元左右的额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