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水桶粗的根茎,此茶树的树龄应当有上千年。”正当朝阳破雾的时候,青川县七佛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易建明带着记者爬到海拔990米的赵家山半山腰上,参观被保护起来的数十颗老茶树。“发掘保护古茶树,推行茶园长制度,打造全川独一无二的‘生态古树贡茶基地’……茶业是致富兴乡的绿色产业,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看这水桶粗的根茎,此茶树的树龄应当有上千年。”正当朝阳破雾的时候,青川县七佛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易建明带着记者爬到海拔990米的赵家山半山腰上,参观被保护起来的数十颗老茶树。
“发掘保护古茶树,推行茶园长制度,打造全川独一无二的‘生态古树贡茶基地’……茶业是致富兴乡的绿色产业,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七佛乡党委书记赵彬言语铿锵。
今年以来,七佛乡通过党建引领,聚力聚智,确定了“绿色崛起、以茶兴乡”的强乡富民发展战略,创新推出“茶园长制”工作体系,全面提升茶业核心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茶业丰收,基本构建起了以茶产业为龙头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链条完整、县域领先”的特色生态农业体系。
图文无关,仅供参考
党建引领园长制兴茶业助增收见实效
“面积180亩,园长严永明……”在大佛滩茶园的公示牌上,醒目地标注着各项负责人的姓名和电话。据介绍,“一个园区一名园长、一名技术指导、一家茶叶企业、一个挂联单位”是茶园长制核心体制,七佛乡建立了一个园区党委、14个茶园党支部,实行茶园党支部领导下的茶园长负责制。
贡茶社区居民罗加松兴高采烈地说道:“额外收入1600元。”原来,他家有2亩茶地没人管护、采摘,看着钱拿不着,今年通过“茶管家”流转给邻居有了收益。
茶园长制把全乡茶园分为“幼龄、盛产和林下”三个类别,采用“幼龄茶园重在‘建’,盛产茶园严于‘管’,林下茶园需要‘亮’”的方式分门别类地发展。其中,“茶管家”用代管、帮管、流转等方式让技术、人力和茶地“联姻”,实现双赢。据统计,全乡今年运用“茶管家”盘活各类茶地1200余亩,直接增收960余万元。
“200余亩一个人就能操作。”在桂佛茶园从事管护工作的茶农赵仕林感慨如今灌溉工作轻松。今年,七佛乡的涉农项目基本上都是茶产业配套项目,统筹、匹配的各项资源、资金基本上用于茶业发展,仅茶园配套灌溉设施,就匹配了700余万元,实施了11个项目。
“刚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100万元,整合资金200万元,在山桐子林套种茶树。”市检察院派驻楼子村第一书记姚盛伟介绍说。在马鞍茶园中套种山桐子后,七佛乡全面推行以茶为主的优势特色作物套种,构建立体生态产业园。今年在马鞍山现代立体茶园中套种五彩玉米,实现增收2万余元。
“通过茶园长制,我们创造了‘1+1大于2’和‘0+0等于1’的奇效。”乡长柳虎说。实施茶园长制,能把各级匹配来的资源更好地用活用实;在没有资源、资金的情况下,将发现的问题有效解决;科学规划以茶产业为龙头的乡村振兴战略布局,有助于向上级争取更多的项目扶持。
“政府资助20万元、自筹22万元升级了加工设备,资助部分今年按6%、今后4年每年按利润的7%返还到村集体经济。”绿玉七佛贡茶公司负责人冯庆珍介绍说。茶园长制采取“一户一策、一地一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全链条方式平衡推进发展,哪里有需要就择优支援哪里。
“在茶厂打工挣了4000余元。”七佛村残障人员李忠全高兴万分。“以民为本,助民增收”是茶园长制的根本核心,在七佛乡,群众可通过就近就业、茶叶销售、土地林地流转、集体经济红利等实现多重收益。
茶园长制构建起“公司+股份联合社+农户+基地”模式,让企业、股份联合社、家庭农场、业主、农户联盟,采取“订单共建、收购定向”形式,实现“茶企带茶坊,销售带加工,加工带产地,主导产业带优势产业,茶园带茶农”茶产业共生利益链条的联动,形成合力,增强后劲。今年来已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近亿元,同比去年增加2700万元,其中,仅茶鲜叶就增收800万元,带动全乡农户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
据统计,该乡现有新老茶园面积近1万亩,其中,今年新发展茶园面积1400余亩,盛产茶园面积4000余亩。预计到2022年,全乡将建成市级农业现代园1个,茶地面积超过1万亩,建成标准化茶企10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100家,1000余名村民通过职业培训,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2亿元左右,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借力园长制让七佛古树贡茶在川茶中独树一帜
“我们乡漫山遍野都是古茶树,由于古时候砍伐严重,造成稀疏、孤立、不成片,加上退耕还林封山,所以很难发现、保护和利用。”站在贡茶园的一株预计树龄过千年的古茶树旁,七佛村支部书记李扶员说道。
七佛乡,是“七佛贡茶”的发源地和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在全市乡镇里古茶树的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树龄最大、品质最优,所以寻找、挖掘、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老茶树是茶园长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茶树百龄为古,千年为王。“我每次参加比赛选用的茶料都是本地老古树茶叶。”2020年川茶职业技能竞赛暨四川省“蒙顶山茶杯”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七佛贡茶”第26代传人罗嘉发认为,七佛乡古茶树的茶质“口感好、香气浓郁、香味多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品质万里挑一,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应该很好地开发利用。
“独辟一条高端古茶树产品的生产、制作产业链,打造生态古树贡茶之乡。”赵彬指着手机上一张树径为39厘米古茶树的照片说道。
目前,七佛乡已发现登记古茶树万余株。
“通过依法采伐,将3000余亩林下老茶树‘亮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易建明介绍道。目前,七佛乡已申报实施200亩进行试点,预计年底完成。该乡计划修建专门的生产道路,把古茶树株与株连成块,块与块连成片,片与片连成园;邀请农业、林业方面的专家确认树龄、品种,邀请茶叶专家、学者研究每一株古茶树保护、优化、合理利用的方案。
为擦亮“七佛贡茶”这块金字招牌,七佛乡将合理开发、利用好古茶树,在川茶“三山一早”新格局中独树一帜,打造全省独一无二的生态古树贡茶基地,将绿色生态变为绿色经济,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罗利 记者 余红军 王在云)
注:内容来源广元新闻网,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