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群里有茶客朋友在吐槽:“你看看!你看看!这XX寨还没采多少,这卖XX寨的广告是铺天盖地,这么多茶有多少是真的?”每年到春茶上市的季节,肯定会有关于名山古寨造假的讨论,年年讨论年年论,新茶客义愤填膺,老茶客习以为常,新茶客去摸索哪家真哪家假,老茶客跟卖正品的茶商讨价还价,还好现在有了网络,真要是过
昨天群里有茶客朋友在吐槽:“你看看!你看看!这XX寨还没采多少,这卖XX寨的广告是铺天盖地,这么多茶有多少是真的?”
每年到春茶上市的季节,肯定会有关于名山古寨造假的讨论,年年讨论年年论,新茶客义愤填膺,老茶客习以为常,新茶客去摸索哪家真哪家假,老茶客跟卖正品的茶商讨价还价,还好现在有了网络,真要是过去那种大型市场,一个春天下来,估计人人都要被噪音折磨得神经衰弱。
关于名山古寨造假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有人觉得只要能够对茶商予以有效的监管就可以杜绝这个问题。事实上是这样吗?
在我看来,名山古寨的造假问题至少有三方面的责任,茶商越占四成,剩下的则由其他人来负责。
什么?茶商占四成?你是不是在替茶商开脱?
别急么,听我细细道来。
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古树茶造假问题哪里是一个巴掌,根本是一群巴掌再乱拍。这是普洱茶市场综合作用的结果,想要一探究竟我们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什么原因使得市场如此推崇名山古寨茶以至于到了非古树茶不喝的程度。其次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些茶商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来生产加工假的名山古寨茶。最后茶客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怎么就买到了假的名山古寨茶。
关于第一个问题,说白了就是舆论导向。当一群人把名山古寨捧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后,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冲着钱去的。炒高一个山头,推广一个名寨,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消费者对炒作的结果不买账,那就是血本无归的赔钱行为。为了让消费者买单,就有人打出了“没喝过XX寨,等于没喝过普洱茶”之类的口号,喝茶就要喝正宗,当这种想法被植入到茶客的心中,炒家们自然能在后续的交易中大发其财。所以他们至少要负四成的责任。
造假是任何商家的行业大忌,炒家们创造的市场需求,并不是名山古寨那一丁点产量所能满足的。任何山头只要经过几轮的炒作,必然会变成稀缺品。也就是市场实际需要100吨,可实际产量只有10吨或几吨,面对这么大的空缺,试问有几人不心动?利令智昏之下,自然有人铤而走险,所以造假的茶商也要负四成的责任。
剩下两成就是茶客自己,一群茶客到店就问有没有老班章、有没有冰岛、弯弓,茶商报价又嫌贵,当便宜点,再便宜点这样的语言对茶商形成诱惑后,假茶不就顺理成章的卖了出去?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不遏制炒家,商家就会造假,不遏制商家,茶客就会买假。这哪里是茶商的问题,根本就是市场问题。
文: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