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武陵山区渐渐寒冷起来,循着山区公路逆风而上,两侧铺天盖地的翠色映入眼帘,如一席巨型绿毯覆在山头。这里是铜仁市石阡县聚凤乡指甲坪村高坪茶场。 恰逢冬管时节,记者见到石阡城亿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园负责人姜雪正带着群众在茶垄间除草施肥,为来年丰产做保障工作。 “入冬后茶树进入休眠期,保障营
入冬,武陵山区渐渐寒冷起来,循着山区公路逆风而上,两侧铺天盖地的翠色映入眼帘,如一席巨型绿毯覆在山头。这里是铜仁市石阡县聚凤乡指甲坪村高坪茶场。
恰逢冬管时节,记者见到石阡城亿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园负责人姜雪正带着群众在茶垄间除草施肥,为来年丰产做保障工作。
“入冬后茶树进入休眠期,保障营养储藏非常关键。”眼前这个返乡跟随母亲管茶的“90后”,如今对茶叶管护、加工、销售已深谙于心。
茶园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着搬运、装盆、挥洒肥料,姜雪则俯身摘下一片茶叶,为来客娓娓讲述着这里发生的故事。
翠绿山间,几栋陈旧的加工厂房是这里高光时期的见证者,在时光的涤荡中显然已退居二线。旁边新建的加工厂房内配备了先进高效的茶叶加工设备,继续从事高山云雾茶生产工作。
姜雪的父辈是职业茶人,她的童年时光也几乎是在茶山上度过。
“白天上山采茶,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唱歌喝酒,热闹得很!”姜雪说,2000年至2005年,父亲从政府手里承包茶山发展,当时松桃、余庆及周边很多地方的群众都来茶山务工,兴茶致富的热潮在这里掀起。
后来五年合同期满,他们便将茶山归还政府,自己流转500多亩土地新植茶园,成立了公司继续发展茶产业。
岁月鎏金,躬身在群山风风火火干事创业的画面,似乎未曾泯灭于历史的尘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贵州纵深推进,聚凤乡农业发展精细化和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这几年,为打破产业主体各自为战,管理粗放的格局,聚凤乡坚持“党建引领+企业主导+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的模式规范化产业发展链接,助推多方共赢。
“茶产业要稳健发展,还得要龙头企业带动才行。”聚凤乡乡长杜超介绍,聚凤乡引进了石阡县城亿茶业和良友农业两家企业接手高坪、高原两大集中连片茶场,从理念、技术、管理上对茶山进行全面升级更新。
重新承包高坪茶场后,姜雪便辞去工作全心协助母亲管理茶园,从茶树深修剪到科学用肥用药等精细化管理,产品安全质量如今已全部达到标准,实现规范化、绿色化、生态化高质量发展。
“今年产名优茶2万斤,大宗茶280多吨,茶叶产值近1700万元。”姜雪说,公司和英国太古芬利(贵州)公司、星巴克、娃哈哈集团等大型企业达成合作不愁销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增收致富,重在兴业。如今,聚凤全乡18个村茶园面积已达2.3万亩,实现人均1亩茶,7家茶叶加工企业年产名优茶150吨、大宗茶1250吨,年产值达2600万元,成为助推“村集体、企业、群众”三方共赢的支柱产业。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记者 田勇,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