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朵茶叶网,让您更懂茶【侵权删除】

设置首页|添加收藏|保存桌面|网站地图xml|Tags标签

林美龙:无需为他树碑,他只愿《采茶舞曲》年年奏唱

茶叶新闻

你多多少少会感动当你听到林美龙的故事。喜欢到极致,便是生命,也是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这绝对不能用简单的“饭圈文化”来套用成“偶像与粉丝”的案例,林美龙只是想让《采茶舞曲》年年奏唱。从此,世界上多了一座“采茶舞曲博物馆”。周大风先生创作的《采茶舞曲》以它优美轻快的旋律在创作之初就迅速走红,成为全国家喻

林美龙:无需为他树碑,他只愿《采茶舞曲》年年奏唱

你多多少少会感动当你听到林美龙的故事。

喜欢到极致,便是生命,也是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

这绝对不能用简单的“饭圈文化”来套用成“偶像与粉丝”的案例,林美龙只是想让《采茶舞曲》年年奏唱。从此,世界上多了一座“采茶舞曲博物馆”。

周大风先生创作的《采茶舞曲》以它优美轻快的旋律在创作之初就迅速走红,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曲子。1987年,《采茶舞曲》更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二届亚太地区音乐教材专家会议上入选亚太地区音乐教材。目前全世界已发行100余种版本的唱片专辑。近年来,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2019年浙江省政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庆典上,都曾奏响《采茶舞曲》。

站在这座博物馆门前,我真的无法想象这是一座传统意义中的带有世俗观念的博物馆。但你会发现,当你踏足其中后,尤其是在“馆长”林美龙侃侃而谈时的笑容中,感受到别有滋味、心酸、感动、满足、敬佩、风骨以及人情……

采茶舞曲诞生地 偶像风骨再得传

采茶舞曲博物馆坐落于泰顺县罗阳镇仙居岭下村。尽管这里不是《采茶舞曲》这首歌的创作地,但是村中那片山垟坪茶园曾经也是周大风先生现场创作诗歌用以赞颂泰顺茶的故地。

我们无数次可以想象当年周大风先生一边品饮这泰顺三杯香,一边望向茶园哼着《采茶舞曲》的旋律。时节如流,吟唱到今朝,化为一座博物馆,全面、深入、完整、细致的展现先生事迹与风骨。

一座近千平方米的类似四合院的老房子倒也与大风先生的形象不谋而合。据林美龙介绍,他特意在博物馆附近开辟了一块茶园种植着93(周大风于2015年10月11日93岁时逝世)株泰顺土茶树。土茶树每年限采能制作两斤干茶的鲜叶,取名为“《采茶舞曲》长寿茶”,用以每年清明和忌辰时祭祀周大风。这款特殊的祭品用一缕清香永远怀念周大风。

博物馆的装修风格虽然很简单,但它依旧有“镇馆之宝”。除了满墙的文字展板是诉说故事的“窗口”,一台被称为“大风遗琴”的钢琴显得格外抢眼。这架钢琴饱经风霜却依旧能弹奏出优美的旋律。黑白琴键弹奏出来的不仅有老艺术家的精神遗响,也有薪火相传的缘分。

林美龙告诉我周小风曾经这样当众说过,“林美龙先生非常有诚心,他对《采茶舞曲》是真热爱,我钦佩他的这份精神和执着。他是真心在做事。为了建这个博物馆,他花了很多心思,花了很多钱,我感谢他对我父亲作品的执着和珍视,也会一直支持他,希望他把博物馆越办越好。”除了感谢,大风先生的儿子周小风和侄女周山涓向博物馆捐赠千余件大风先生遗物,这其中就包括上诉已经成为“镇馆之宝”的“大风遗琴”。

偶然得知采茶曲 寤寐思服终得愿

说起这场缘分,还要追溯到43年前。

刚满18岁的林美龙在山东济南参军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因在《人民子弟兵》的杂志封面上看到了那句“浙江民歌《采茶舞曲》”,一眼万年,仿佛一种魔力把他深深吸引。有一定音乐基础的林美龙看着杂志上的曲谱用二胡拉奏起来,轻快活泼的曲调不仅让林美龙着迷,也吸引了众多战友与他唱和。都说爱一件事,久处便会发现其中美好,林美龙当时已经成为《采茶舞曲》的忠实信徒。

1979年的建军节,团部要举行文艺晚会,在战友的鼓励下,林美龙登台表演了二胡独奏《采茶舞曲》。已经有了群众基础的《采茶舞曲》的节目效果非常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给人以一种扫清阴霾、积极向上的振奋感。

82年退伍回乡的林美龙偶然在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又一次听到熟悉的《采茶舞曲》。当时月薪30月的他为此斥巨资38元买了一台西湖牌收音机,通过不断地摸索,他终于摸清了广播电台的规律:每天早上开始和晚上结束各播放一次《采茶舞曲》。从此,林美龙每天准点守候,再一次成为《采茶舞曲》最忠实的倾听者。

后来,无论是80年代的磁带还是90年代的MP3的历史物件中,都见证了林美龙为了《采茶舞曲》近乎疯狂的行为——只要有《采茶舞曲》的磁带他都会购买,什么版本的《采茶舞曲》他都会下载。他说:“退伍至今,有空就会哼一哼、唱一唱、弹一弹《采茶舞曲》,这首歌俨然已经成为我的精神食粮,唱完神清气爽,弹完舒畅通透。”

可以说,用“我为歌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然而这一切的喜欢还仅仅只是这首歌的旋律动人。直到2012年的那一天,或许可以溯源为采茶舞曲博物馆建立的滥觞。

与第一次接触到《采茶舞曲》如出一辙,还是因为一本杂志——《泰顺廊桥风情》。导读中的那句“《采茶舞曲》源自泰顺。”震惊大于欣喜,《采茶舞曲》不是描写的杭州龙井吗?怎么源自泰顺?一连串疑问让这位不曾醉心文化的人开始走上“寻根之旅”。

由于当时《采茶舞曲》的演唱版本众多,比较流行的版本是“年年丰收龙井茶,龙井香茶美名扬。”

谜团被林美龙一一解开:原来,《采茶舞曲》是由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周大风于1958年在泰顺东溪乡首创而成。随后因浙江民间歌舞团根据演出需要进行不断改编。因缘际会,林美龙又成为了周大风的忠实粉丝,于是想见一见周大风成为他的梦想。

从2012年开始,如何能够联系上周大风成了他新的“课题”。通过同学的多方打听,终于在2014年10月通过周大风曾经的摄影师萧云集拿到了先生在杭州住处的座机电话。他如获至宝,生活有了希望,梦想有了途径。此后的日子里,他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内就一遍又一遍拨打这个来之不易的电话号码。可是一连半年都无人接听,执着的林美龙想过这号码可能已经更改但他不曾放弃,石沉大海般的电话音在坚持之下终于等来他的接收者。2015年3月,周小风接起了电话。交谈之下林美龙得知周大风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搬至杭州老年公寓,当天是替父亲回家拿衣物才接到这通迟到但终究来到的电话。

因为有了这份坚持不懈和不曾放弃的信念,回响已来,梦想不远。

世间已无周大风 采茶舞曲年年唱

有时候我们会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来形容那些执着的人。

在表明身份和诉求后,周小风表示要询问一下病重的父亲。又是一连多天的等待,最后等来了“同意”二字。立即林美龙放下手头工作,从上海动身,带着周大风先生最爱的“三杯香茶”,去赴那个做了很久很久的梦的约会。

彼时的周大风先生因疾病缠身非常虚弱。据林美龙回忆说,“当时周大风躺在床上气息奄奄,但他执意要坐起来,他强打精神与我攀谈泰顺往事,我依偎在他身边,他的呼吸很乱,语速很慢。”这幅场景被林美龙描述格外温馨且动容,动情又美好。

鉴于此前的多番收集各种有关于《采茶舞曲》的资料,林美龙把想建立博物馆这个不成熟的念头告诉了周大风,周大风表示非常赞同,并为这个尚在雏形的博物馆题写了“中国泰顺采茶舞曲博物馆”和“泰顺采茶舞曲之乡”两幅字赠给林美龙。

殊不知,彼时因病导致双目几乎失明且已封闭五年的周大风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写下这19个字。周大风是在周小风的帮助下,在林美龙虔诚的注视下,颤颤巍巍,一笔一划,停下又休息,提笔又下笔的状态下完成的。因为看不见,也怕字影重叠,这19个字是一个一个写在不同的宣纸上。或许周大风先生也是在为《采茶舞曲》文化努力地留下他最后的支持与期待。

其实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几个字,确实有些瞧不上,但你知道了它是在怎样的环境与场景下诞生的,恐怕内心除了敬畏便再也无话可说。如今这几个字已经被雕刻在大石头上成为博物馆的门头,供世人凭吊与瞻仰。两幅墨宝已成绝笔,林美龙做梦都不曾想到周大风先生生前最后的几个字是写给他的,是写给他的博物馆的,是写给《采茶舞曲》的。

我去过泰顺很多次了,每次在茶园呼吸吐纳、在廊桥驻足、在碇步游走,在东溪乡的纪念馆都是心生欢喜的,但是第一次来到采茶舞曲博物馆听这段故事,潸然泪下。一位是风骨矍铄的艺术家,一个是坚持梦想的生意人,在历史的冥冥安排中,成就了一段佳话,让《采茶舞曲》文化得以传承,诚如林美龙所言,文化不怕多,他会继续努力完善博物馆,发扬《采茶舞曲》的文化内涵。

当我们即将告别这座博物馆的时候,林美龙的电话响起,传来清脆的“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的铃声,那一刻,我懂了深爱入骨的滋味,也知道《采茶舞曲》是会年年奏响,一代又一代……

来源:茗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咨询反馈
扫码联系

加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