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健康之饮,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大大的“茶”字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在奥运村里的中国茶馆更是让各国来宾对中国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因疫情原因,茶馆未能开进冬奥村,但依旧没有少了中国茶的身影。下面,跟随冬奥会报道记
茶,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健康之饮,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大大的“茶”字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在奥运村里的中国茶馆更是让各国来宾对中国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因疫情原因,茶馆未能开进冬奥村,但依旧没有少了中国茶的身影。
下面,跟随冬奥会报道记者感受一下冬奥村里的中国茶。
机器人泡茶
近日,一则短视频风靡网络。在视频中的北京冬奥村内,多位外国运动员围拢在一起,高举手机拍照录影。
他们视线的主角——正是一个智能泡茶机器人。只见这位“茶艺师”长着一双六轴长臂,行动灵活多变,正左右开弓,冲泡中国茶。它左手投茶,右手持壶注水,进行定点旋冲。动作娴熟、干练,还会使用盖碗,泡茶功力显然不可小觑。
一位美国运动员忍不住现场“尝鲜”,品饮过后,点头称赞,这不禁让镜头前的各位看客口水直流、称羡不已。这样的科技与茶文化的融合,不仅让人们大开眼界,吸引大家走近中国茶,同时也彰显出科技助推茶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为了能更精准地一展中国茶的魅力,这款机器人在科技含量上下足功夫。它的身上有几个关键要素:六轴双臂,可以支持复杂的冲泡动作,来保证饮品口感;机械抓取,可以根据抓取的物体来调整力度和距离,抓取精准,保证高品质制饮的稳定性。同时,它还有一只“智能”大眼睛——深度相机,可以实时监控双臂状态、饮品制作状态,智能补差,确保机械臂的安全运行。通过数据级视觉训练、足够时长的双臂调教、AI学习等,让这位“茶艺师”泡茶技法有模有样。
不仅如此,这位“茶艺师”还是位时尚达人,脖颈处有一圈细条“围巾”,上面带有一个炫彩指示灯,显示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无论国内外的运动员何时想喝茶,都可以随时来这里,享受一杯科技范儿十足的中国茶。
因疫情原因供应“袋泡茶”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媒体盛会。在各个场馆内的媒体休息区,更是少不了中国茶亮相和服务的机会。
记者注意到,不少场馆内的媒体休息区又唤作茶歇区,这里除了泡面、水果等补给物资外,总会有一个区域专门放置中国茶。白色的包装袋上,用绿色隶书清晰醒目地印着一个大字——茶。
2月7日晚上11点,一位外国记者匆匆来到首都体育馆媒体休息区,他迅速抓取了两样东西便离开,一样是士力架、一样便是中国茶。“味道非常好,清香扑鼻,我很喜欢。困了或累了的时候,我们就会喝一杯,人会感觉很精神。它已经成为我们的必备品了。”这位记者对中国茶并不陌生,除了绿茶,他还很喜欢红茶和乌龙茶。“茶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在这里看到茶,我一点也不意外。”
首体休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天要准备300个左右的茶包,看到少了便及时补上,一天的消耗量能达到二百多个,平日来取茶的中外记者都有。
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对于此时节奏快、日程满且熬夜居多的媒体记者而言再适合不过。它清香高扬、滋味鲜爽,饮毕,会唇齿留香,同时又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维生素,在给记者提供独特的味蕾享受时,也可以提神醒脑,提高记者的工作效率。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