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渠江薄片享誉经历千年之久,古今多部文献和册本中均有纪录,最先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期间后蜀二年(935年)毛文锡所著《茶谱》,文中有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芬芳非常,烹之无滓也。”渠江薄片,据宋朝吴淑的《茶赋》所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如果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
经历
渠江薄片享誉经历千年之久,古今多部文献和册本中均有纪录,最先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期间后蜀二年(935年)毛文锡所著《茶谱》,文中有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芬芳非常,烹之无滓也。”渠江薄片,据宋朝吴淑的《茶赋》所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如果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可见,渠江薄片宋时已被列为天下茶苑中的名品。
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大纲》纪录:“昔贤所称,大概谓唐人尚茶,茶品益众,有渠江之薄片,会稽之日铸,皆产茶
著名者”。
在明朝万积年六年的《贡赋》载:“进新茶芽二十二斤”。
时至本日,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施海根主编的《中国名茶图谱》、阮浩耕主编的《中国名茶品鉴》都对渠江薄片作了细致的纪录。(文章起原于网页;版权归著作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