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渡镇双泉村,“申师傅”炒的茶色香味皆是上等。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双泉村,拜访“申师傅”。 双泉村人人称好的“申师傅”,名叫申修强,现年66岁,是一名老鹰茶炒茶艺人,于他炒制老鹰茶已经有十年之久。每逢清明时节,附近乡寨闻名而来买茶的人络绎不绝。 老鹰茶也叫老茶,传闻有老鹰喜欢在树上栖身搭
洪渡镇双泉村,“申师傅”炒的茶色香味皆是上等。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双泉村,拜访“申师傅”。
双泉村人人称好的“申师傅”,名叫申修强,现年66岁,是一名老鹰茶炒茶艺人,于他炒制老鹰茶已经有十年之久。每逢清明时节,附近乡寨闻名而来买茶的人络绎不绝。
老鹰茶也叫老茶,传闻有老鹰喜欢在树上栖身搭窝而得名。它实为毛豹皮樟的嫩枝叶晒干后,当茶泡饮,在洪渡镇各村路旁、山野都随处可见。
老鹰茶叶片呈椭圆形,面绿背白,富含芳香油、多酚类化合物,泡饮时较清香,滋味厚实,先涩后甘。《本草纲目》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等记载。
记者来到到申修强家时,申修强正在茶园里采茶。“这是最后一次采茶了,后面的茶再采味道没有这会儿采的香,一年也就一次,得顾着最近天气好,炒出来的茶也能风干的快一些。”说起自己炒的茶,申修强感慨道,“老一辈的人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够靠炒茶挣钱。”
申修强告诉记者,他本是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焦坝乡人,自祖上迁居双泉之后,到了他这一代才开始制茶。
早些年,除了干农活在,申修强也种植了一种名叫苦蒿的药材,苦蒿长高收成后,将苦蒿晒干了卖给药店,“刚开始的时候苦蒿能买上价钱,多少还有挣的,日子也有盼头,后来苦蒿价格跌的厉害,买不上价钱了,也就没有再种苦蒿了。”
不种苦蒿,家里就少了一项经济来源,对于家庭本就不富裕的申修强来说,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成了当务之急。
“村里叫老鹰茶的茶树很多,但是只有很少几户人家会炒茶,更别说炒茶来卖了,这么好的优势不能浪费了。”申修强将目光转向了制茶上。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制茶,只能跟老一辈的讨教,从老一辈的口中了解制作老鹰茶的大致过程,再自己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申修强在摸索中积累经验,几年下来,探索出一套自己独有的老鹰茶制作方法,工艺精湛,茶香四溢,知名度日益上升。
“大家都说我的茶好,那是因为从采摘到炒茶这一系列过程,都是我自己一手操作的。”说起炒茶技术,申修强自豪不已,“我和他们制茶的步骤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些细节上的不同。”
“摘新叶的时候,我只摘茶树刚冒出的新芽,那种新芽嫩,炒出来的茶颜色好看,味道也好。”申修强指了指桌上的茶杯说道,“翻炒揉捻再烘干,最难的就是炒茶。炒茶的时候,我习惯用小火将嫩叶在锅里揉出水分。”
手不停翻炒茶叶的同时还要控制好锅里的温度,火不能太大,温度太高会伤着手不说,也会流失茶的香味,也不能太小,茶叶炒的时间长了,茶老了也就不香了。“说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很难,都需要时间去摸索的。”申修强感叹道。
“老鹰茶对人体有消渴去暑、提神益智、明目健胃、止嗝等多种功效,我炒的老鹰茶汤色黄亮,滋味醇和爽口,樟香浓郁不说,还回甜,附近村寨的人都喜欢到我这来买,特别是在外务工的人,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托人给捎上几斤”申修强说道。
炒好的茶风干过后,申修强便会装袋过称,每袋3到10斤不等,装好的茶叶摆在家门口售卖,“有的是老顾客了,每年都来买,去掉预定的茶叶,剩下的我都会摆出来卖,完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独特的制茶技艺让申修强不愁销路。
“茶树长势好,采摘及时的话,清明节前后一个月的时间最多能有两万多元的收入,采摘不及时的话也有一万多元的收入,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说起自己的茶产业,申修强激动的说道。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申修强告诉记者,打算在炒茶工艺中加入机器帮自己分担部分工作。“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承受不了长时间站立炒茶,在翻炒茶叶的过程中手速跟不上,也会严重影响到茶的品质。以前我一晚上能炒300多斤新嫩芽,现在不行了,站的时间长了,身体有些跟不上。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想试试炒茶的机器,我也赶一次科技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