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是谁?熟悉宋代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北宋初年的一位著名宰相。古人为官,能得“相位”,可谓“位极人臣”,已经达到做官的最高境界,丁谓高踞大宋相位七年,可称为人中龙凤,令人艳羡了。可是,丁谓的人生,却远算不上完美,那是因为但凡做到宰相这类高官的人,都要面对后世史家的审判,是忠还是奸?得有个盖棺论定,载
丁谓是谁?熟悉宋代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北宋初年的一位著名宰相。古人为官,能得“相位”,可谓“位极人臣”,已经达到做官的最高境界,丁谓高踞大宋相位七年,可称为人中龙凤,令人艳羡了。可是,丁谓的人生,却远算不上完美,那是因为但凡做到宰相这类高官的人,都要面对后世史家的审判,是忠还是奸?得有个盖棺论定,载入史册,传之子孙,忠则流芳千古,奸则遗臭万年。很不幸,丁谓先生被史家判入了奸臣,并且是号称北宋“五鬼”的著名奸臣之列,写入了宋史中的《佞臣传》。所以,丁谓的宰相之位也就大为褪色,因为他的“相”字前面,被后人加了个“奸佞”两字,成了所谓的“奸相”。
可是,“长于知礼仪,陋于知人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陋习,对历史人物简单的道德评判,往往掩盖了无数的真相和真正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比如丁谓这个人,历史给他盖棺定论为“奸佞”,但若仔细考察他的一生,就会发现他所谓的“奸”,不过是讨好皇帝和整了几个政敌,但所做的事,无论对于当时还是后世,却没有几件是坏事,反而许多都是好事。比如,对中国茶史,尤其是宋代茶史,这位所谓的“奸相”,却居功至伟!
因为正是这位“奸相”,成为了宋代茶学的先驱。
他怎么成了宋代茶学的先驱呢?这得从宋代茶学的关键词说起。
茶话宋朝,离不开一个关键词:建茶。原因很简单:两宋年间,天下第一名茶,就是建茶,而建茶之最,又推北苑贡茶。
建茶就是建溪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建溪历史上所属福建建州,其辖区以建茶、建盏、建本、建版、建木闻名于世。建茶以宋代福建建州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县)的建溪流域北苑凤凰山一带为主体的产茶区,其代表的北苑龙团贡茶闻名于世,从南唐五代时期成为贡茶,直至明代洪武年间才被朱元璋下诏罢贡,在中国茶叶御贡史上独领风骚458年,是中国贡茶史上历史最为悠久,最为著名的贡茶。
建茶虽从南唐五代时期就成为贡茶,但天下贡茶很多,到北宋初年,正如丁谓《北苑焙新茶》诗序中所言“天下产茶者将七十郡半”,大多数产茶之地都有茶入贡,所以,一地之茶,成为贡茶并不意味着成为名茶。实际上,一种贡茶,距离名茶,尤其是成为天下第一名茶还很遥远。而建安茶却在成为贡茶短短数十年之后便脱颖而出,一举凌驾于其它茶类之上,成为宋代天下第一名茶,这除了建安茶“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先天优势之外,在其崛起之初,还得感谢两位著名茶人——宋代茶史上号称“前丁后蔡”的丁谓和蔡襄。那位“一缕茶香中销魂”的著名书法家蔡襄先生前面一篇文章中介绍过了,现在,我们来说说丁谓先生。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
(1012--1016)任参知政事(副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前面的简介只是列出了丁谓做过的那些高官职位,主要就是两次做过宰相的履历。从这份简历中,看不出多少丁谓的过人之处。可是翻翻《宋史·丁谓传》,他就令人吃惊了!写史的人,虽把他当做一名“奸相”来写,可也掩盖不了这么一个事实:丁谓是位天才,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
但凡天才,都有常人所不及的几刷子。好,就让我们看看丁谓先生都有几刷子?
古代的天才,文才是第一位的,没有这刷子绝对不行,一棍子就被打死了,还怎么可能做到宰相?丁谓这刷子很强。读书,“书过目辄不忘”,几千字的文章,他读一遍便能背诵;写文作诗,更不在话下,北宋初年的著名文豪王禹偁到丁谓家乡做县令的时候,小小年纪的丁谓以文章拜见,令王无比吃惊,认为“自唐韩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后来,王禹偁还称赞他是“今之巨儒”,诗似杜甫。昆山名儒龚颖,平时很自负,极少称赞别人,但对丁谓的文章却给予很高评价,同样认为他可与韩愈、柳宗元匹敌。
光是文才这把刷子还不够,天下文章好的腐儒多的是,光是文章好而一无所成的人多得很,天才还得多有几刷子。丁谓先生的刷子多得很!精通天象占卜是丁谓的另一把刷子,够厉害!精通书画棋琴、诗词音律又是几把刷子,够厉害!这些刷子够正派,可丁谓先生连不正派的刷子也有——蹴鞠,就是宋代的足球,够厉害!
可丁谓先生最厉害的刷子不是这些,而是他无比缜密的心思和天才的想象力、创造力。下面这个中国建筑史上的著名案例,能够说明他这把刷子有多厉害。
丁谓凡事动脑筋,办事有谋略,巧造玉清昭应宫便是一例。大中祥符初年,汴京失火,殃及皇宫,玉清昭应宫被毁,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丁谓负责重修玉清昭应宫。说是重修,其实是扩建,工程规模宏大,规制宏丽,建筑分为2610区,共计有3600余楹。工程除了钱款之外,还有3个难题:一是盖皇宫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取土要到郊外去挖,路很远,得花很多的劳力;二是修建皇宫还需要大批建筑材料,都需要从外地运来,而汴河在郊外,离皇宫很远,从码头运到皇宫还得找很多人搬运;三是被毁宫室殿宇原有大量残砖破瓦等建筑垃圾需要清运出城,同样很费事。经过周密思考,丁谓制订出科学施工方案:首先封了一条大街,从施工现场向外开挖,直到把整条大街挖成了深沟,挖出的泥土部分用来做施工土料,部分用来作为烧砖瓦的土料,解决了土料问题。第二步,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石等建筑材料,解决了运输问题。第三步,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建筑垃圾回填沟内,重新变为平地,顺便扩宽休整成街道。丁谓此举可谓“一举三得”,不仅节约了时间和经费,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内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响。工程原先估计用15年时间建成,而丁谓征集动用数万工匠,严令日夜不得停歇,结果只用了7年时间便得以建成,深得皇帝和众人赞赏。而“丁谓造宫”也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系统工程理论成功实施的一个典型实例!
这些事情,足以说明丁谓不是一个只会说不会练的腐儒,而是一位真有几刷子的干练官员。而他的天才,当用在茶上的时候,就让他成了宋代茶学的先驱。
未完待续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2015年3月刊
作者丨雷杰龙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