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各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发展经济不能搞齐步走,也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模式。尤其是西海岸新区西部乡镇,必须把握乡村的差异性,立足实际,
一座城市的各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发展经济不能搞齐步走,也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模式。尤其是西海岸新区西部乡镇,必须把握乡村的差异性,立足实际,选准路径,走好因地制宜的“特色小镇”之路,打造各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图”。
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是“南茶北引”落地繁衍的地标镇,拥有“北茶之源”的美誉。近年来,该镇以茶为本,充分发挥“平台思维、生态思维”,不断改变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模式,通过“茶叶+品牌+科技+文旅”的模式,不仅做好了发展的加乘法,也让特色小镇发展效应倍增,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创新思维打造多个产业平台
“茶”是海青的一张名片,一提起海青总会让人想到“海青茶”。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全镇茶园面积3.5万亩,茶企200余家,年干茶产量260万斤,产值3亿多元。“海青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立足茶的优势,做好茶的文章,发展茶叶产业,打造茶韵小镇,海青全产业链发展茶产业的步伐越走越坚定。茶是海青“平台思维”发展的产业基础,如何做好茶文章,搭建发展平台,整合资源,提升发展水平,是新时期海青镇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管是“乔木”,还是“灌木”都需要自身发展的平台,海青镇在坚持三产融合,做长做深茶叶产业链的同时,也逐步搭建起多个产业平台,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茶产业也正在向高端品牌和科技创新方面延伸。
目前,海青镇很多传统的作坊式炒茶工艺和以农户为主的种植方式正在逐步改变,一批标准高、规模大、品种优的精品茶园正在建设打造,未来5年,茶园面积将突破5万亩。同时,一些产业化平台、田园综合体、文旅综合体、旅游观光园、商街、技术孵化中心也正在悄然兴起。发展的平台搭建起来了,商业生态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也带动了海青“双招双引”工作的开展,一批新的项目正在抢滩西海岸最西部的这个特色小镇。台湾茶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徐家尧村,总投资1.5亿元,由中国台湾涛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属于“十强产业”中的现代高效农业。按“农业+旅游+民宿”的综合发展模式,依托海青镇独有的茶叶发展环境打造山东省首家台湾茶田园综合体。
台湾茶来了,而近年来在日本风行的“抹茶”也要来了,海青将在北茶商街拟建“北纬36度抹茶中心”,计划用于抹茶历史文化展示和抹茶应用展示。通过整体布局、实物、光、声、影像等手段,带客户、消费者走近抹茶,了解抹茶的前世今生。对比抹茶在古代和现代、日本和国内的不同,更直观地看到抹茶的发展历程,爱上抹茶。参照国内抹茶品牌茶店及日本抹茶店模式,形成具有北纬36度特色的抹茶体验中心,并做成模板,实现可连锁加盟的业态。主要布置抹茶系列产品展示区、制作区、品尝区,展现抹茶时尚、健康、便捷的风潮。
今年10月份,海青镇和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投资10亿元打造融合产业新城、农业产业园等平台项目。共同促进当地茶文旅等特色
产业发展。
引进投资1.2亿元的中国北方茶树种苗科技孵化中心,由南京农业大学茶研所和青岛北茶科技公司投资建设,推动海青茶向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发展。建成运营国家茶叶质量安全技术中心青岛基地。成功创建山东省唯一一家茶叶特色加工基地,建成年产250吨干茶的全自动超洁净茶叶生产线。引进瑞翰天成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鸿雨抹茶研发公司等企业,从事茶叶、樱花等深加工,研发茶保健品、化妆品、抹茶等高附加值产品。
与西海岸新区黄岛发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的集文旅商住于一体的海青新城。建成面积5万平方米的北茶商街,入驻茶企、商户百余家。韵律海青商业广场引入台湾文旅综合体,采取“海青茶+台湾烘焙大师”模式,研发的烘焙产品成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指定茶歇食品,获评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综合体内的“书剑文化产业园”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1500亩的诗画农场及茶叶民宿园正快速推进。近年来,海青新城新增建筑体量12万平方米,连续两年获西海岸新区项目挂图作战第一名。
生态完善,坚持产城商融合发展
在海青,“生态思维”不仅是绿色生态的发展,还有商业生态的完善。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大力发展“特色小镇”建设,而海青镇依托“山、水、茶、竹”的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形成了田园乡野竹海林涛与小镇“黑瓦白墙,飞檐翘角”建筑风格相映成趣的景致,成就了“竹风茶韵,静雅海青”的独特魅力。
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在特色小镇绿色生态发展的基础上,海青规划引领绘蓝图。围绕打造“北域江南”茶韵小镇,谋划“一核两轴三区”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的思路。“一核”即城镇建设核心区,打造商旅文化康养新城。“两轴”即沿334、220省道轴向展开,打造贯通全镇的“产业轴带”。“三区”即打造北部茶山禅茶康养区、西南部现代农业产业区、东南部鱼米生态区三个产业平台集聚区。
生态是乡村的本底和优势所在。海青坚持以茶为本,放大生态元素,推动农业、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民宿度假等新业态,创建“北域江南、茶韵小镇”旅游品牌,打造全域旅游度假目的地。以3A景区标准将北部茶山建设成集茶叶生产、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全域旅游观光园。已经建成的禅茶后
河东“”北茶竹里后河西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分别获评全国、全省美丽宜居村庄称号。投资3000
万元,打造“北茶乡居·臧家庄”“北茶田园·徐家尧”“北茶工坊·东蔡家”系列品牌,探索“美丽乡村+茶旅游”新模式,目前该区域流转土地近3000亩,集聚了青岛茶投、华忆茶业等10余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海青茶乡旅游的高光地带。海青镇被评为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
完善设施增活力。加快建设各类公共设施,建成运营海青驿酒店、茶文化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文旅车站、以茶会友广场等设施。目前,镇驻地面积扩大了一倍。镇驻地常住人口达到5500余人,商贸服务、休闲旅游日益繁荣,沿街门头房租赁价格倍增,茶韵小镇活力十足、魅力彰显。
基于此,海青镇“产业平台+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产业是基础,自然生态打造商业生态发展的良好硬环境,而规划引领也成就了商业生态的软环境。随着海青镇的快速发展,海青“竹风茶韵,静雅海青”的名片越来越响亮,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海青参观游玩,这样也就带动了海青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兴起,形成了产城商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茶为媒做好发展的加乘法
海青镇党委书记陈希军说:“茶叶是海青的传统产业,但我们要创新发展思维,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做好茶叶产业的加法和乘法,发挥最大的叠加和倍增效应”。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和根基。海青镇立足壮大茶产业,精准论证施策,下足功夫,千方百计引进资本和活水,通过市场力量补链延链拓链,形成连片成
链、融合互动的发展态势。
培育“茶叶+科技”战略,引进培育一批茶专业人才、本土制茶大师等,推动海青茶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深度开发网红“海小青”品牌系列茶饮和餐饮产品,畅销第2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挖掘茶文化底蕴,成立北茶文化交流培训中心,打造北茶标准化体系,占领北茶科研、市场制高点。
实施“茶叶+品牌”战略,叫响茶品牌。以海青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为契机,打造“瑯琊青、瑯琊红·养心养生茶”品牌,建立公用品牌认证体系,做好品牌营销,让海青茶品牌在省内外红起来、火起来。策划推出全民饮茶日、首届茶山自行车赛、“茶韵海青”全国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推动海青茶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唯一指定用茶,获评青岛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去年9月,央视财经频道栏目组走进海青镇茶园进行现场直播;今年4月,西海岸新区首部百集大型电视剧《茶乡花正开》在海青镇开拍,现已进入后期制作;由靳东主演、在西海岸新区拍摄的影视大剧《温暖的味道》,将全面植入茶品牌,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扩大品牌影响力。
打造“茶叶+文旅”模式,按照“农业+旅游+民宿”模式,打造了山东首家台湾茶田园综合体。做大茶景区。加快建设投资15亿元、占地2000亩的北茶文化博览园,在获评国家3A景区基础上,瞄准创建国家4A景区,打造国内一流以茶为主题的高端休闲文旅综合体。整合全镇30余家休闲观光园、20余个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村,策划“潍坊-海青-日照”“青岛-海青-日照”旅游线路,打造“北域江南、茶韵小镇”文旅品牌。今年1~11月,累计吸引游客近3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