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朵茶叶网,让您更懂茶【侵权删除】

设置首页|添加收藏|保存桌面|网站地图xml|Tags标签

中国茶业非遗项目发展报告(下)

茶叶新闻

涉茶非遗项目在茶业的发展状况(一)非遗项目基本全覆盖茶叶种类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向社会公示,其中有7项涉茶,包括黄茶制茶技艺。如果顺利通过,非遗项目就实现了基本茶叶种类的全覆盖。现有32项涉茶非遗项目涉及到除了黄茶的五大基础茶类和

中国茶业非遗项目发展报告(下)

涉茶非遗项目在茶业的发展状况

(一)非遗项目基本全覆盖茶叶种类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向社会公示,其中有7项涉茶,包括黄茶制茶技艺。如果顺利通过,非遗项目就实现了基本茶叶种类的全覆盖。

现有32项涉茶非遗项目涉及到除了黄茶的五大基础茶类和再加工茶的武夷岩茶(大红袍)、茉莉花茶、西湖龙井婺州举岩、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紫笋茶、安吉白茶、婺源绿茶、信阳毛尖茶、恩施玉露、都匀毛尖茶、祁门红茶、滇红茶、铁观音、贡茶、大益茶、千两茶、茯砖茶、南路边茶、下关沱茶、赵李桥砖茶、六堡茶和福鼎白茶等26种制作技艺。这些涉茶非遗项目涉及14个省市自治区,因为以制茶技艺为核心,所以囊括了绝大多数传统产茶区,甚至连再加工茶的重要基地北京也在内。涉茶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中10项是公司,9项是协会或商会,13项是文化机构等。从第一批名录中就有涉茶项目上看,茶业关心文化事业,文化机构关注茶业,茶叶受到产业和文化双重关注的根本原因就是茶具有文化产品的基本性质,尽管相关研究并不充分,这时,在工作、生活中培养出敏锐的直觉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二)提升品牌价值

茶业比较早地认识到非遗项目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相关企业往往会积极利用非遗宣传自己的产品。健康是宣传饮茶的重要口径,科学角度的认识随着科技、文化水平的提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这个认识保证的是物的价值,对于生活必需品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茶叶是奢侈品,文化决定奢侈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是提升茶叶品牌价值的捷径,因为第一,茶文化研究严重匮乏;第二,数量极其有限的茶文化研究成果理解难度很大,数量少与难度高使得民众难以得到需要的信息。而海量的大众媒体、企业宣传又缺乏客观性,得不到民众的信任。而非遗项目是由专家和政府联合起来做结论性认定,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直截了当,容易理解。

(三)文旅的结合

非遗项目的文化空间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业空间重叠,形成茶业强烈的地域色彩。在以人文、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传统旅游中,虽然也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而客观存在,但是在重视休闲体验的观光价值观普及之后,才开始迅速提升涉茶非遗项目在文旅结合中的比重,20年来武夷山观光旅游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经典例证。

就全国来看,伴随着城市化,乡愁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慰藉,非遗项目成为乡愁的理想寄居场所。同时,茶作为文化产品,消费者渴望了解更加深入的内容。走在前面的八马茶业在本世纪初就在茶厂建设可隔玻璃墙参观的茶叶产生流水线。饮茶爱好者对于知识的渴望特别强烈,早期更多体现在茶书市场上,随着对于知识可靠性、深度的诉求和支付能力的提升,体验成为新的学习方式,这首先给种植、生产一体化的小型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茶叶生产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应运而生。即便不是非遗项目也采用体验性旅游的方式让消费者介入生产,最后购买自己的产品,其中民宿又成为一支特色鲜明的力量,民宿顾客的消费层次决定了其经济效益可能比单纯的茶企更好。

(四) 非遗研究与教育

非遗项目的政用产学研结合异常密切,非遗项目的文案都由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者撰写,但是由政府和产业主导。非遗是一个崭新的审视文化的角度,迅速成为研究热点,涉茶非遗的研究积累虽然不丰富,但是可圈可点的成果不一而足,如南京农业大学刘馨秋、王思明的《江苏茶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非常全面地总结了江苏的茶文化遗产,涵盖了可能成为遗产项目的所有内容,为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了范本;对于涉茶非遗项目的理性反思也在进行,如周永广、粟丽娟的《文化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径山茶宴的再发明》(旅游学刊,2014);利用非遗项目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研究,如杨军昌、颜全己的《非遗茶文化特征与茶文化产业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20)等。

非遗传承人有义务展开非遗教育,事实上也有不少非遗传承人在积极投入非遗技艺的培训、传承工作,比如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先生十几年来坚持为高校师生做传承的教育工作。同时,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计划,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高校也都参与进来,浙江农林大学等分别参与了非遗项目某类茶叶的传统制作技艺的培训工作。这种大规模、精英主导的培训受到标准化、同质化、去中国化等的批评。

0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建议

(一)展开严谨的学术研究,夯实产业基础

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非遗项目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传统结晶,面临着新的发展课题,文化与科技的深入研究是茶业发展的前提。与制作技艺类涉茶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涉茶非遗项目数量稀少,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基础研究。相比之下,茶学家对于茶叶的制作技艺早已做了细致的研究总结,很快就实现了古今技术文化的对接。而人文社会科学家很少介入茶文化研究,还没有系统总结调查茶文化,既有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自身的认识问题,也有茶业在“文化为产业服务”的认识前提下推动、主导茶文化研究走向庸俗化,没有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生存空间的原因。结果,肤浅的研究必然使得产品初级、同质。茶业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具有产业先行,研究滞后的特点,研究不及时跟上将会拖产业发展的后腿,必须展开严谨规范的茶文化学术研究。

(二)注意消费板块研究,实现生产价值

现有涉茶非遗项目的地理分布与产茶地高度一致,就是说注意到了生产文化,但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消费文化的意义,像大益集团那样,专门建立大益茶道院建设发展消费文化的单位屈指可数。高度的精神文化主要在消费中形成,中国不同与引进饮茶习俗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全民饮茶,各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非产地的消费地非遗项目的研究,不仅有丰富的素材,而且也是实现茶叶生产社会价值的决定性环节。回过头看,涉茶非遗项目集中在技艺上,集中在农村,需要向城市发展、向更高度的精神性发展,最终打造更能体现中国文化风貌的文化产品。

(三)注意地域与民族概念的使用,避免争夺文化品牌

已经出现了以冠以民族名的遗产项目,但是与民族相比,地域是生活方式更主要的决定因素,地理环境在传统社会决定了物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客观的地域标准不会割裂社会,有利于地方产业的发展。

(四)注意非遗的原真属性,避免揠苗助长式的开发

非遗是世世代代传承到今天的文化,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具有生命力。只是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受到瞬间涌入的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急需保护。如何保护、发展是政用产学研共同面对的问题,尊重遗产项目是前提。非遗项目的确具有非常强的启发性,可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产品不应打遗产项目的旗号自我宣传。而打造成表演节目等的保护、展示,因为离开了生活,割断了其固有的发展道路,实质上是把活态度的文化做成僵死的标本,因此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变成伪文化。另外,要拥有对于历史的敬畏心,创作型非遗项目可能把茶业重视产业的特点引向极端,发生质的变化。

(五)从新思考、定义、提升茶业,从根本上接受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承担责任

1981年4月14日至5月31日,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仙台、北海道举办中国茶叶展览会。展出中国各类茶叶,同时展出陆羽《茶经》、明清茶具、茶诗茶画等。这时的中国连“茶文化”这个词语都不存在,因此可以说文化是茶业的“天然盟友”。茶叶与一般工农业产品相比,根本的特征就是文化性。过去茶业出于“本能”而重视文化,并随着基本的茶文化宣传而让中国人接受了这款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表现在商业上就是接受茶叶的高价位,于是增加了茶业的利润空间,使茶业成为扶贫的经典产业。现在要有计划地发展茶叶的文化属性,实现传统文化产品的升级改造。要把茶业提升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产业、科技统筹起来”的指示。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咨询反馈
扫码联系

加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