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博士”胡歆在做茶叶理化成分相关检测。资料照片 茶产业是陕西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其中发源于陕西的茯茶多以较成熟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既不与绿茶生产争夺鲜叶资源,又可充分利用富余的优质茶叶,能够提升茶园综合效益、做大产业规模,是陕南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茯茶是黑茶的一种,属于
“茶博士”胡歆在做茶叶理化成分相关检测。资料照片
茶产业是陕西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其中发源于陕西的茯茶多以较成熟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既不与绿茶生产争夺鲜叶资源,又可充分利用富余的优质茶叶,能够提升茶园综合效益、做大产业规模,是陕南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茯茶是黑茶的一种,属于发酵茶,具有补充膳食营养、消食健胃、降低血脂等作用。茯茶源于陕西关中地区,古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的多个国家,因此被誉为“丝路黑金”。7月11日,记者来到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泾渭茯茶),采访了泾渭茯茶副总经理、陕西中茯茶叶研究所所长胡歆。
胡歆是“80后”,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陕西茯茶的深厚底蕴所吸引,于是便开启了人生的“茶产业之旅”。从2011年开始,研究茯茶、探索茯茶、创新茯茶成了胡歆最专注的事。多年来,他将自己所学的生物学与茶学相结合,解决了陕南黑毛茶加工关键技术、茯茶品质形成机理、“发花”工艺质量控制等难题,提高了茶叶资源利用率和茶园综合效益,对促进茯茶产业升级、提高茯茶科技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凝练科研方向 提升产品质量
自2011年来到泾渭茯茶后,在国家星火计划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的支持下,胡歆带领团队围绕茯茶发酵加工理论、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等环节展开研究,开发出的“原料快速醇化”等加工新技术,解决了传统产品原料醇化周期长、资金消耗量大的问题。
“当年加工的黑毛茶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原料醇化过程才适合进一步加工制成茯茶。在过去,原料醇化的周期特别长,一般需要两年以上。而当产量做大时,往往需要囤积大量的生产原料进行醇化,例如按年产量为2000吨的茯茶来计算,仓库里至少需要囤积5000吨的原料。”胡歆告诉记者,原料库存周转慢、流动资金占用多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将原料醇化的周期缩短到三个月至一年的“原料快速醇化”技术应运而生。
渥堆是将茶叶趁热堆积,通过控制茶堆的温度、含水率来加速茶叶内含物质转化的一道重要工艺。“以往的渥堆工艺,一个茶堆就有5到10吨的重量,茶堆不同位置的温度、含水率难以统一,导致茶叶内含物质转化程度不一,需要进行人工翻堆处理,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不高。”胡歆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渥堆工艺进行了创新,把渥堆工艺小型化、模块化,并开发出自动化、清洁化的渥堆生产设备,通过精准控制每一个模块的环境条件来实现渥堆品质的一致性,有效提高了加工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此外,胡歆紧密结合我国茯茶产业领域的技术需求,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在茯茶工艺创新、保健功能等方面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项目相关成果获得专利授权28项,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省专利奖一等奖等荣誉,通过在西安、咸阳、汉中等地的5家茯茶企业中推广应用,建成了高标准、高效益、规模化、清洁化的茯茶现代化生产示范工程,有效提升了我省茯茶原料加工水平、装备水平和产业规模,用科技力量带动陕南茶农增收致富。
建设示范基地 促进共同发展
“陕南是陕西茶叶的主要产区,近年来,陕西茶产业在陕南地区发展很快,这离不开科技的投入。我们企业在汉中的西乡县白岩村建立了原料加工示范基地,希望通过技术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陕南茶区的技术创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胡歆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科学理想与奉献精神。
为全面了解陕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状况,并从中筛选适制茯茶的本地茶树品种,在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林业局的支持下,胡歆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陕西茶树种质资源普查项目》。通过对茶树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等进行分析,课题组共普查鉴定到22大类109份不同类型茶树种质资源,筛选出部分表型性状优异、适合用于茯茶原料生产的品种,并在陕南地区建立了用于陕西茶树品种资源保护的种质资源苗圃。
“筛选品种的周期较长,仅品种的田地调查就花了两年多时间。在调查完后,对品种要先归类分析,再针对性地进行收集和扩繁。陕南茶树的扦插扩繁一般选择在秋季,等扦插苗生长到一定高度后,要将其从苗圃中移到大田里,随后还要对茶树的性状稳定性进行跟踪记录,整个过程复杂而漫长。”胡歆介绍。
在当前人工栽培和选种的情况下,一些经济价值不高的茶树资源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从而导致有些茶树品种逐渐消失。胡歆表示,做种质资源调查的目的是将陕南地区的茶树种质资源都保存下来。不论茶树品种经济价值的高低,都应该被保护与留存下来,用以保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后期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2016年12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茯茶工作组正式成立,胡歆担任工作组执行秘书长,这是陕西第一产业中第一个全国层面的标准化工作组。工作组主要承担了茯茶国家标准的规划、立项、起草制定(或修订)、意见征求和标准宣贯等工作。
“《茯茶加工技术规范》是由茯茶工作组牵头制定的第一项行业标准,能帮助规范茯茶加工技术,科学指导茯茶生产加工过程,促进茯茶加工标准化,提高茯茶产品质量,引领中国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真正走向现代化、标准化。”胡歆说。
联合科研院校 加速成果转化
2018年,胡歆作为团队带头人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共同组建了陕西省茶叶科技领域的首个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茯茶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配套创新团队。
加强科技对茯茶产业的支撑作用,为什么要与众多高校联合起来?胡歆告诉记者:“在过去较长时间里,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对陕西省茶产业缺乏关注,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对产业发展支撑有限。从陕西茯茶传统工艺恢复之初,泾渭茯茶就开始联合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项目联合攻关,不仅是为了解决某一项技术问题,还想通过我们抛砖引玉,增加陕西茶在科技界的曝光度,让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陕西茶、研究陕西茶、宣传陕西茶。”
从事茯茶工作近10年,带给自己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胡歆表示,不是荣誉与成就,而是对茶叶有了更深的认识。“随着对茶行业越来越详细的了解,我意识到,要想将茯茶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打破半机械半手工的落后生产模式。”现在,胡歆考虑最多的是以泾渭茶博园为示范,建立茶叶的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生产模式,引领行业的技术升级。从每一个工艺自动化流程的设计,到整条生产线的数字化模拟以及园区的绿色节能规划,环环相扣,胡歆都抱着严谨细致的态度认真对待。
现如今,胡歆从理学博士变成了大家眼中的“茶博士”,并先后获得2016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第十二届陕西青年科技奖、第五届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胡歆牵头组建的陕西中茯茶叶研究所先后被相关部门认定为“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茯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当问到下一步要做什么时,胡歆坚定地说,自己将会继续专注于茯茶研究工作,与团队一同用科技力量将这个陕西的“黑金宝藏”推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