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韵悠扬武夷茶》,吴斌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年9月,76.00元 “夫茶之为饮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文,深者为化。品沏之间,如清风徐来,形神舒爽,身心和畅。得其道者,心何其旷而神何其怡。邀月共饮,悠悠情思漫天扬起,品沏之处,岂非蓬莱尔。”这段深谙武夷茶神韵的文字,出自《文韵悠扬武夷茶》作者
《文韵悠扬武夷茶》,吴斌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年9月,76.00元
“夫茶之为饮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文,深者为化。品沏之间,如清风徐来,形神舒爽,身心和畅。得其道者,心何其旷而神何其怡。邀月共饮,悠悠情思漫天扬起,品沏之处,岂非蓬莱尔。”这段深谙武夷茶神韵的文字,出自《文韵悠扬武夷茶》作者吴斌老师之手。
吴斌老师称本书是他这位茶文化初学者的学习笔记,从该书的内容、容量来看,这绝对是自谦之词。该书寻觅着武夷茶的历史踪迹,辑录了自唐至清一千多年中散落在各大古籍中有关武夷茶的诗文。这项工程之浩大,可谓非常人所能完成,吴老师借鉴了包括《宋史》《全唐诗》《全宋词》《元史》《明史》《台湾通史》在内的近五十本书;所选录的诗文,多达数百篇,其中有像长达两千字的《叶嘉传》(由苏轼撰写,将武夷茶拟人化为一位品德高尚的忠良之士),也有短短二三十字的诗歌,甚至还有散落在文章中有关武夷茶的零星文字,如苏轼《荔枝叹》中写到的“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吴斌老师不仅擅长选文,还能准确地对这些诗文进行解读,从历史背景、人物生平以及作者的其他代表作品入手,运用严谨的史实、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历代文人对武夷茶的深深喜爱之情向读者展示无遗。细读《文韵悠扬武夷茶》,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吴斌老师的用心。
“武夷茶近乎与诗一起生长。”这是福建省文史馆馆员张建光在读了《文韵悠扬武夷茶》书稿后写下的一句话,我对此论断颇为赞同。在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位位在历史文化长河中震烁古今的文人骚客:“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轼,“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南宋四大家”的杨万里和陆游,“泼墨大写意画派”鼻祖徐渭,“扬州八怪”的郑板桥、汪士慎……这些诗人凭借着自己非凡的才华,极尽所能地赞美着武夷茶,将自己与武夷茶之间发生的故事、产生的情愫用极其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将对武夷茶的赞誉推向了顶峰。
欧阳修曾用直白的语言将武夷茶夸赞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冠天下”“仙人栽”,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品?苏轼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中,通过各地名茶的对比,直接道出:“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秕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武夷茶好到,自宋以来就一直被作为贡品的茶在它面前只能以奴隶相称,双井茶也只能俯首称臣。这样高的评价,富有诗品和茶品的武夷茶担得起!
诗人们不仅乐于品尝,还对武夷茶品优质佳的原因进行探索,如清朝武夷山人饶泽殷在《武夷茶赋》中说道:“金井坑泉彻夜凉,芳丛倍添气味;玉女峰头迎晓雾,新英更羡猗傩。秋露兰花和雨滴,拗香鹰嘴带甜过。虎啸岩前,酪奴应为惊出;龙吟洞口,雀舌更自喧和。”文字中除了讴歌武夷山景色的秀美之外,同时也传递出武夷茶种种美好的特征与其生长之地息息相关的关系。王阳明的六世孙,隐居武夷山直至终老的儒家学者王复礼,十分用心地将武夷茶复杂的制作工艺详细记录在了《茶说》之中:“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武夷茶制作程序繁多,从制茶师傅口口相传的顺口溜“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中可见一斑。高品质的武夷茶得之不易,从其种植环境要求、制作工序中就能领略一二。
武夷茶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诗歌的发展历史,诗与茶交相辉映。诗文让武夷茶名留青史,武夷茶让诗歌留在了爱茶之人的心中。《文韵悠扬武夷茶》就是通过这些与武夷茶有关的古代茶诗、茶文等作品,展示武夷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串起武夷茶发展的时序脉络,从而彰显其深厚的文化韵味。品一杯武夷茶,仿佛周身都被这些茶诗、茶文包围着,眼前出现的都是诗人品茶吟诗作赋的样子:那名满大地的“大红袍”,如终身致力于发扬理学思想的朱文公,让人终身追求;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着明显的“岩韵”特征的“铁罗汉”,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天地男儿一放翁”般,让人百般敬佩;味甘泽而香馥郁、久藏不坏、香久益清的“肉桂”,如仕途坎坷却能从容待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苏轼,让人喝彩不已……武夷茶品种繁多,每一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只要你用心品味,都会在历史长河中找到与之相契合的诗人,这就是武夷茶的神奇之处。
武夷茶拥有着独特的茶品,受到了历史文人的追捧,而有了精彩纷呈的茶诗、茶文;这些影响深远的茶诗、茶文,又让武夷茶得以名扬天下。诗与茶,相得益彰,诗品、茶品,让人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