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与湖南交界的武陵山深处,俯瞰“十八洞”黄金茶基地。近日,有个茶产业领军人才培训班在湖南省花垣县开班。记者注意到,这个培训班的全称有点意思——“中国十八洞世界黄金茶产业领军人才培训班”。一个县里的培训班,同时打上“中国”“世界”等关键字,从字面上看好像有点累赘,但透露出来的,是浓浓的脱贫致富信号
在贵州与湖南交界的武陵山深处,俯瞰“十八洞”黄金茶基地。
近日,有个茶产业领军人才培训班在湖南省花垣县开班。
记者注意到,这个培训班的全称有点意思——“中国十八洞世界黄金茶产业领军人才培训班”。一个县里的培训班,同时打上“中国”“世界”等关键字,从字面上看好像有点累赘,但透露出来的,是浓浓的脱贫致富信号,是当地谋划扶贫产品“走出去”的强烈愿望。
市场关注度高
这个培训班,共有70人参加,包括花垣全县规模以上茶叶基地培管员、茶艺员,茶叶合作社带头人、茶叶公司高层管理人士。
当地农业部门透露,这个培训班采取综合课程、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以及学员讨论等形式授课,主要在茶叶冬季培管、茶园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操融合培训。同时,还兼顾茶叶储存、茶叶品质鉴别、茶艺知识等专题培训。所有参与现场授课的专家,都是来自省、州、县的国家级茶艺师、农艺师、评茶员。
近年来,湘西州除了保靖黄金茶品牌外,还推出了新品牌“十八洞”黄金茶。受益于“十八洞村”的知名度,“十八洞”黄金茶系列一入市,便以茶汤金黄、香气清香、条素紧秀、隽茂、重实、口感甘甜等特性,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花垣县财税收入对矿产开发等粗放型经济依赖程度较高。如何在青山绿水间打造“金山银山”,如何做好生态农业转型文章,成为摆在花垣县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大业面前绕不过的命题。
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花垣县发挥“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的示范效应和能动作用,先后引导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和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一同发展茶叶产业,摸索出一条“矿业转农业、黑色变绿色、老板带老乡”的新路子。
“一片叶子,撑起一个产业”,从2013年至今,短短7年时间,花垣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6.8万亩,共带动1.5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梦想得以快速实现。
2020年9月,在长沙举行的2020第十二届湖南茶业博览会上,花垣十八洞黄金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十八洞黄金茶”“十八洞野生红茶”获得金奖。
带动112个村脱贫致富
舞龙得靠龙头带。
作为花垣县茶叶龙头企业,创立于2013年的花垣五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茶旅一体化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独资企业,公司通过创新多种帮扶模式,带动全县12个乡镇112个村发展茶产业,扶持贫困农户种植茶叶面积4800亩,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795户,贫困人口6245人。
当地村民在种植茶树。
五龙公司先后投入近亿元,新改扩建茶叶基地1万亩,推动分散培管的茶园实行集中管理,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协助97个经济联合社建设茶园1.5万亩。在五龙公司的下一步谋划中,还将通过联合、承包、收购等方式,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到12万亩,覆盖全县。
公司还与湖南农大、湖南茶研所建立了科技联谊关系,共同打造“十八洞黄金茶”系列产品。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还组建了4个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年产量350吨的园林式红绿茶全自动加工生产线两条,并新建了集科研、茶叶展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配套完善了茶文化观光长廊、观光亭、垂钓池等茶文化旅游设施,还新建了20公里长的采茶观光道,“茶叶产业不仅是一项健康养生产业,更是一项持久的产业,我们将以此不断带动乡亲们致富”。
数万亩茶园持续“造血”
花垣县曾是深度贫困县,苗族人口占比77.3%,许多居民都居住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多数村庄的特征。
通过产业扶贫,持续“造血”,成为当地政府谋划贫困户脱贫、振兴乡村的关键点。2018年5月,按照湘西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花垣县正式将茶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造血”产业和特色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打造,以高标准高起点推动茶叶产业快速发展。
在湘西州通盘谋划和上述龙头企业带动下,如今花垣县12个乡镇都广种茶树。在民乐镇麻拉村,有巴傩山千亩茶叶示范园,茶园海拔886米,位于湖南与贵州交界的梳子山脉中段,大山沟壑纵横,生态良好,是种植优质茶叶的理想之所。现在,茶园已完成定植面积2700亩,茶叶整体长势良好。
在邻近的梳子山村,茶叶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直接带动了2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目前,花垣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6.8万亩,形成了万亩茶园1个,千亩茶园22个,百亩茶园107个,培育茶叶种植主体125家,带动茶农1.5万多户。茶叶已成为全县脱贫事业中的支柱产业。
【原标题】扶贫观察丨培训领军人才 “十八洞黄金茶”谋划走出去蓝图
注:内容来源红网时刻,记者陈雪骅,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