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朵茶叶网,让您更懂茶【侵权删除】

设置首页|添加收藏|保存桌面|网站地图xml|Tags标签

缺采摘工人,少上门客户,江苏春茶期待渡过“倒春寒”

茶叶新闻

阳春三月,又到了春茶采摘上市的季节。在江苏苏州、南京、常州和无锡等地的茶园里,茶树抽芽吐绿,一片生机盎然。采茶工挎着竹篓,采下今年第一茬挂着露珠的春茶。然而随着国内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收紧,江苏茶叶市场陆续出现用工荒、销售难等情况,茶叶价格也随之波动。  打“时间战”,春茶采摘遭遇“用工荒” 叶张玉白、

缺采摘工人,少上门客户,江苏春茶期待渡过“倒春寒”

阳春三月,又到了春茶采摘上市的季节。在江苏苏州、南京、常州和无锡等地的茶园里,茶树抽芽吐绿,一片生机盎然。采茶工挎着竹篓,采下今年第一茬挂着露珠的春茶。

然而随着国内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收紧,江苏茶叶市场陆续出现用工荒、销售难等情况,茶叶价格也随之波动。

  

打“时间战”,春茶采摘遭遇“用工荒”

叶张玉白、茎脉翠绿。还有一周,常州溧阳的天目湖白茶即将开采。天目云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葛联敏却面露难色,他告诉新江苏,天目湖白茶不同于传统绿茶,只能采春茶这一季。叶子达到特定温度出现白化后,留给采茶工的时间只有15天左右。“我们每年采摘都是打‘时间战’,要从外地招大量的采茶工,往常基地采摘需要2000人左右,今年外地工人过不来,现在到岗的只有一半不到。”

江苏宜兴盛道茶业总经理王道坤也面临着采茶工短缺的问题。“我们的茶叶在降温降水前已经采过一茬了,通过和安徽、河南等地的劳务公司签订协议,过来了三分之一的采茶工。等这几天的雨一停,又要开始大面积采摘,能不能顺利采完,我心里没有底。”

  

“数据显示,江苏春茶采摘期间临时采茶工用工量在10-12万人次,主要来自河南、安徽和江苏偏北地区。”江苏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江苏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润贤调研发现,目前省内采茶工严重不足。“不过,这种‘采工荒’也不是一概而论,有些依赖本地采工的茶厂影响则不是太大。”

3月中旬,高温影响下,南京市浦口区十里茶场的茶树快速抽芽,茶厂负责人陶长青迅速召集了周边100多名采茶工,进入茶场忙碌起来。“效果不错,已经采了一半的早春茶,我们制成的雨花茶也卖出了2300元一斤的价格。这几年来,我们都是依靠茶场周边的采茶工,自给自足。”

一天挣800多块,手工采茶技术一日难成

外地采茶工过不来,能否对当地村民进行培训迅速上岗?

“我们的采茶工都是有十来年经验的‘熟手’,现找本地采茶工,技术可能不过关,成本高,只能填补一小部分用工缺口。”这几天,葛联敏一直积极联系外地采茶工,他希望尽快能找到足够的人,赶上一周后的采摘。

3月21日,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松到南京雪松茶业有限公司等茶企走访,他发现此类主要依靠外地采茶工的茶企受“用工荒”的影响较大,采茶工的工资也明显提高。“浦口十里茶场采茶工的工资一天120元,而在南京雪松茶业有限公司,有些‘熟手’一天都能挣400元到500元。”

  

不仅采工贵,茶叶制作工人的成本也有所提升。苏州岚庭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晓庭告诉新江苏,今年请一位外地师傅的成本在800元。“我们合作社请的师傅一般都技术老道,采茶、炒茶都做,对茶叶制作我们有明确要求,比如茶要炒满45分钟,中间还要洗一次锅,以防炒焦,多劳多得,多的20天能拿16000元。”

  

由于传统手工采茶劳动强度高、人工耗费大,近年来,国内有些茶园开始探索机械化采茶的模式。机器可否代替人力,缓解部分用工荒?

李松告诉新江苏,目前,机器采茶在茶叶鲜叶采收过程中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对名优茶而言,机器采茶的技术瓶颈目前还难以突破,只能依靠手工采摘。“南京春茶生产一直以中高档名优茶为主,这种高端产品原料用机器采摘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机器能采的多数是中低档的茶。另外,相对而言,南京茶园的单体面积不大,小而散的茶园格局不太适合大型机械化生产。”

人不来,货难运,春茶销售按下“暂停键”

  

对于茶商、茶农来说,采茶只是第一步,加工完的茶叶如何销售出去,也是难题。受疫情影响,春茶销售市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疲软。

靠近南京南火车站的南京茶都是南京第一茶城,往年3月前来选购春茶的人络绎不绝,今年则稍显冷清。“之前从南京、苏州等地收了700多斤茶叶,没卖出去,现在不敢再收了。”茶叶店老板俞正新说,“高端绿茶多用于送礼,销售周期短,过去一两天就可以卖完,现在人员流动减少导致需求下降。”

天目云露的白茶虽然还没有正式上市,但预售订单已经排得很满。葛联敏不担心售量,只是担心未来疫情反复,很多地方快递走不了。“清明前后是白茶售卖的高峰期,较大的销售区市场如果疫情仍然吃紧,会影响销售。”苏州市西山天王茶果场姚益林同样表示,自己的主要客户集中在上海、青岛、杭州等地,“有些疫区客户收不了快递,只能选择等或者干脆不要了。”

快递物流滞缓,人口流动变慢,销售途径也收紧。以苏州东山镇为例,作为旅游乡镇,以往春季正是外地游客前来采茶游玩的时节,游客线下购买新茶也是重要的销售渠道。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岚庭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都表示,上海、浙江游客不来,线下销售少了一半,为了减少损失,未来将把重心逐渐转移到线上销售。

多方相助,主动求变,春茶产业期待渡过“倒春寒”

春茶采摘正是关键时刻,一年收成如何就看未来半个月。为了更好地应对春茶产业面临的挑战,茶企、政府和行业也多方联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解燃眉之急。

除了“用工荒”外,茶叶产量与品质受气候条件影响极大。为了助力茶农增收,减少冻害损失,江苏省气象部门开通专题服务,助力多地春茶开采。

半年前成立的江苏省茶叶气象服务团队及时在农技耘APP、江苏气象新媒体等平台发布茶叶气象服务材料供茶农参考,多地气象局也前往当地茶园走访调研,提醒茶农茶企避开降水时段,及时炒制春茶,同时要做好晚霜冻害防御,降低生产损失。前段时间在苏州市吴中区,正是由于气象部门及时提醒气温升高茶叶生长加快,部分茶农得以及时抢采抢收,减少损失。

不止气象部门发力,江苏部分街道、村集体也组织起来,协调组织茶企用工人员,对接低风险地区采茶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投入生产。前不久,苏州、南京等地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采茶工召集公告,一些工厂工人或是本地采茶工会在闲暇时前往茶叶基地帮忙采摘。南京溧水等地则组织上门核酸检测服务,培训采茶工如何做好自身防护。

“现在,绿化工地、农家乐、民宿、酒店等服务人员都赋闲在家,茶农们也可发动他们参与采茶,有效缓解‘用工荒’。”李松建议,“为了及时止损,部分产量大的茶企,如果茶企缺工严重,可以考虑部分低质低效茶园放弃采收第一轮,立即修剪,错峰抢收第二轮等策略加以应对。茶树春季可以采摘3到4轮,这段时间雨水比较好,茶树体内积累的养分较多,将第一轮的茶叶剪掉后,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生长,20到25天后,可以采第二轮茶,正好错开当前用工高峰。不过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修剪得浅一些,利于快发第二芽。”

还有一些企业积极考虑产品结构转型。当前市场高端绿茶采得少、卖不动,因此,从高端名优茶转向侧重大众市场的绿茶品类成为出路之一。“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原料采摘,耗工耗时,产量不高,采工荒的情况下,适当放松产品原料标准,调整产品结构,适当做一些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档茶叶,保证亩产效益。”李松说。

除了专注绿茶系列产品外,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转向原料采集方式更为粗放的红茶也是一种策略。姚益林表示,往年苏州西山天王茶果场的绿茶和红茶采摘比例是7:3,今年这一比例将调到5:5,以争取整体产量不减。苏州东山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也计划下一波采摘期多采摘红茶,等到九、十月份桂花开时,再制作销售广受欢迎的桂花红茶。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徐春晖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咨询反馈
扫码联系

加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