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朵茶叶网,让您更懂茶【侵权删除】

设置首页|添加收藏|保存桌面|网站地图xml|Tags标签

“茶+”融合推动黔茶产业向“四化”发展

茶叶新闻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基地黔茶系列品种、茶叶专用肥、绿色防控推广“三大行动”,推动贵州茶叶产业链基地生态化、加工标准化、企业集约化、市场品牌化“四化”发展,加速“茶+”融合,贵州茶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贵州省平塘县茶农在茶园里采茶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近年来,

“茶+”融合推动黔茶产业向“四化”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基地黔茶系列品种、茶叶专用肥、绿色防控推广“三大行动”,推动贵州茶叶产业链基地生态化、加工标准化、企业集约化、市场品牌化“四化”发展,加速“茶+”融合,贵州茶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贵州省平塘县茶农在茶园里采茶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目前已形成黔中名优绿茶、黔东出口优质绿茶抹茶、黔北出口绿茶红茶、黔西北高山有机绿茶、黔西南古树茶五大产业带;贵州茶叶基地不断提升档次,现有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170家,湄潭、都匀等成为省级茶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此外还有3家贵州茶企的基地成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贵州现有茶园700万亩,茶园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4.27%,全球总面积的9.27%;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率超8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已形成以绿茶为主、六大茶类均能生产的工业化布局,并具备了支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模优势。

加工体系不断完善加工体系的形成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及其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贵州制定了贵州绿茶、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32项全产业链省级地方标准,以高水浸出物为代表,树立中国绿茶新标杆。截至目前,贵州已建设清洁化自动化茶叶生产线1811条,精制加工中心69个;开发了茶食品、茶酒、茶籽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出袋泡茶、冻干茶、茶浓缩汁等新茶饮产品,培育出“宜北町”“译乐鲜茶”等新茶饮本土品牌。

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贵州推行“生态为先、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理念,推广以草治草、以虫治虫、免疫诱控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绿色防控覆盖率62.8%,其中,瓮安黄红缨公司成为全国首批100个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示范基地;率先在茶园全面禁用水溶性农药和除草剂,禁限农药种类在全国62种基础上增加到128种,同时明确了28种出口茶园慎用农药;倡导茶叶加工企业在茶叶加工过程以茶青及其在制品不落地为前提,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在茶叶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中,对违规使用草甘膦及违禁农药等情况零容忍,每年抽检茶样2500余个。此外,还建立“林中有茶、茶在林中”的生态茶园,茶园气候冷凉,病虫害发生率较少。

通过以上举措,贵州构建起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管控体系,严格茶园投入品监管、严格茶叶生产全过程监督和质量安全溯源。在农业农村部茶叶风险监督抽查中,贵州茶连续11年合格率达100%。

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目前,贵州共有茶叶企业(含合作社)578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230家。在中茶集团、联合利华、太古集团、露笑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落户贵州的同时,贵茶联盟、黔茶联盟、印江宏源等一批产业联合体应运而生。

市场渠道不断扩大贵州茶企努力探索建立“省内产地销售+省外经销商+电商+出口”的营销体系,巩固贵州省内市场,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市场,深耕“三北”市场,加快茶叶出口。目前,贵州省内的茶叶专业市场有湄潭中国茶城、贵阳太升茶城、黎平侗乡茶城、都匀茶城等;贵州省外市场也已开设“贵州绿茶”等专卖店,建立营销点4408个,进商超341个;有6个贵州茶叶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互认产品清单,相关产品已出口摩洛哥、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贵州绿茶”作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茶叶类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位列2022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第21位。以“贵州绿茶”品牌为基础,贵州多个产茶区分别构建起“贵州绿茶”省重点品牌、“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等主要区域品牌以及企业品牌在内的茶产业体系。“都匀毛尖”“湄潭翠芽”成为全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通过每年举办茶产业博览会、茶人会、斗茶赛、茶艺赛等活动,不断提升贵州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加强与国内外茶行业的交流合作。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4年01月19日02版)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咨询反馈
扫码联系

加我微信

返回顶部